被烧,城内又有 20 多万子民,食不果腹,生死一线。哪位爱卿可有良策?救百姓于水火,解朝廷之危局。”罢,他目光灼灼地盯着大臣们,眼神中透着几分期待与急牵
公孙举身为朝中重臣,见此情景,赶忙出班,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后道:“启禀皇上,臣认为,当下之计,应当尽快将京城集结的 9 万人马派出,前去支援平义府。敌军虽有 20 万之众,但我方援军一到,兵力不相上下,又有坚固的城池作为倚靠,敌军必然不敢恋战,退去是早晚的事情。如此一来,既能解平义府燃眉之急,又能震慑敌军,保我朝边境安宁。”
公孙举得头头是道,大臣们听后,纷纷点头复议,他们心中也暗自盘算,觉得只要援军及时抵达平义府,凭借着坚固的城防和充足的兵力,敌军退去确是大概率之事。
就在众人商议之际,大殿外又传来一阵呼喊声:“边关急报!边关急报!”众人皆是一愣,这接二连三的急报仿若一道道晴霹雳,炸得人心神不宁。这时,就看一个士卒浑身鲜血淋漓,衣衫破碎不堪,背后还赫然插着 2 支箭羽,箭羽上的鲜血顺着衣角滴答滴答地落下,在大殿的地砖上晕染出一朵朵刺目的血花。他脚步踉跄,刚进入大殿,脚下一个踉跄,便一头栽倒在地。一旁的杨石眼疾手快,一个箭步冲上前去,一把将这名士卒扶住。士卒脸色惨白如纸,嘴唇毫无血色,用微弱得仿若蚊蝇哼哼的声音道:“潼谷关……失守!”而后,眼睛一翻,直接就昏死了过去。
刘坚见状,大惊失色,连忙高声喊道:“快!快!快传御医!一定要把他给我救活,朕要知晓详情。”殿前武士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上前,心翼翼地将士卒抬了下去。
黄锦早已快步走到士卒身旁,将他身上染血的信拿了下来,双手递给皇上刘坚。刘坚颤抖着接过信,展开一看,只见他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仿若暴怒的雄狮,一巴掌狠狠地拍在桌上,桌上的茶杯都被震得跳了起来,茶水溅了一地。他反手将信递给黄锦,咬着牙道:“你宣读一下。”
黄锦接过信,清了清嗓子,开始宣读。随着他的声音在大殿内响起,众饶脸色愈发难看,听完信的内容,大殿之内仿若被施了静音咒一般,鸦雀无声,落针可闻。片刻后,大臣们依然没有人话,一个个仿若霜打的茄子,低垂着头,大气都不敢出。
刘坚强压着心头的怒火,沉声问道:“诸位爱卿,可有良策?如今潼谷关被敌军偷袭失守,平义府危在旦夕,百姓受苦,朝廷蒙羞,你们倒是话呀!”可是,大殿内依然无人应答,只有死一般的寂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