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封诏书一出,可以,立刻震动了长安,也让众人明白,这是李隆基开始对御史台动手了。
众大臣们纷纷议论起来,有人庆幸这次没轮到自己,也有龋心下一个会不会就是自己。
而在长安城的将领们确是松了一口气,如果在外领军打仗取得了胜利,还要被御史弹劾,那以后这仗就没办法打了。
看样子这位整花酒地的皇帝陛下,还是站在他们这边的。
而在丞相府内,当李林甫得到消息时,并没有露出吃惊的神色,反而好似胜券在握一般,露出了神秘的笑容。
刘培恩接到诏书后大惊失色,他没想到皇帝会如此对待自己。但君命难违,他只能收拾行囊准备西校
他心里暗暗叫苦,那安西都护府地处偏远,环境恶劣,而且刚刚平定的葛罗禄地区更是局势复杂,去那里任职简直是九死一生。
然而,李雄得知此事却笑了起来。他本就不满这些御史整对自己指手画脚,如今皇帝将他们中的一员送来,正好可以让其看看自己是如何苦心经营这片土地的。
若是刘培恩识趣,或许还能在这西域干出一番事业;若还是那般迂腐,哼,这西域可不比京城,自有一套生存法则。
就这样,刘培恩怀着忐忑的心情踏上了前往西域的路途,不知等待他的究竟是什么命运。
李隆基本以为此事就此结束,结果没想到却捅了马蜂窝,要知道能当御史言官的,无不是口才犀利,把身后名看的无比重要的人。
那些御史们联合起来,每日上朝便开始弹劾李隆基宠信奸佞、荒废朝政之类。
李隆基起初还不当回事,可日子一长,朝堂之上整日都是这种弹劾之声,搞得他心烦意乱。
李林甫见状,趁机向李隆基进言:“陛下,这些御史抱团闹事,实乃大不敬之举。臣以为,应再下一诏,警告于他们。”李隆基略作思考,点头同意。
诏书再次下达,可御史们不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
其中为首者站出来高呼:“陛下此举乃是堵塞圣听,我等食君之禄,自当忠君之事,陛下不听谏言,乃是大唐之祸。”
这下李隆基彻底恼怒,欲严惩这些御史。但朝中许多大臣纷纷求情,称御史虽言辞过激,但也是忠心为国。
甚至御史们集体常跪在大明宫外,逼迫李隆基让其承认其错误,甚至放出豪言,如果李隆基不承认自己的错误,便长跪不起。
李隆基得知自己宫门被围,再一次被气的暴跳如雷,李隆基在宫中来回踱步,心中怒火难平。
甚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