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郎,这是完全没有必要,只要对方不太过,自己也当没有看见。
结果没想到的是结果没想到的是,自己都还没有开口,结果这位就跳了出来,大唱反调,搞得自己下不来台,但是自己也无可奈何,谁让对方的背后站着李林甫,这位前倾朝野的宰相。
而自己所能做的,只能是按时按量拨付安西军的粮饷,在这方面给足了诚意,没有丝毫的克扣。
毕竟现在大唐朝廷中,谁都能看的出来李隆基对这位边疆将领的喜爱,再加上对方的年龄太过于年轻,迟早会成长为大唐军中的第一人。
至于这位年轻的将军和李林甫的过节,自己保持中立就好,能做到两不相帮已经是十分不容易了。
而在御史言官这边,因为李雄的事情可,以整个御史集团彻底跟安西军结下了梁子,毕竟整个御史集团和李隆基对上,完全就是因为李雄的事情所引起的。
这时候,这些人可是正在磨刀霍霍的等着李雄和安西军出错,自己好上去踩上一脚,参上一本,以报之前的过节。
毕竟整个御史集团,和当今皇上对上可谓是少之又少,往前数还要追溯到大唐开国年间,太宗皇帝与魏征率领的御史间的交锋。
可是太宗皇帝何许人也?那可是被称之为可汗的存在,心胸和眼界可以是有史料记载以来,都是能够排得上号的明君。
可是当今的陛下,跟这位相比那就差太远了,尤其是改年号为宝以后,更是好大喜功,骄傲自满,越来越听不进别饶意见。
现在整个御史集团,彻底得罪了这一位,可以,接下来的处境将会越来越艰难,甚至被大换血清洗都不是不可能。
把所有的朝廷重臣里边,对李雄和安西军抱有成见最大的,当属当朝宰相李林甫,先不李雄第一次进长安,双方就闹得很不愉快。
甚至后来,李林甫多次指使手下和心腹,暗中给李雄和安西军使绊子,这已经是大唐朝廷中不公开的秘密。
至于原因,众人都清楚,首先是李雄落了李林甫的面子,另一个就是十大节度使之首安禄山,与李林甫乃是莫逆之交,两饶关系可以是十分的要好。
安禄山能够顺利的起势,其中,李林甫以是最大的功臣之一,而李雄的强势崛起让李林甫和安禄山都感受到了危机,因此,打压李雄成为了必然。
然而,李隆基对李雄的偏爱,让李林甫的众多手段,失去了效果,甚至因为李雄的强悍战绩,甚至让一些朝廷中的中立派逐渐偏向了李雄和安西军。
我现在安西军中又出了李嗣业这位悍将,甚至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