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就出现了,李雄的大军在前边扫荡,等大军过后,大量的吐蕃民众被一抓我而空,抓捕到的这些人随后就被李雄派人押送至后方,至于这些人会不会死在路上,李雄则根本就不关心。
削弱吐蕃的战争潜力,本来就是李雄一直推行的战略目标,而掠夺人口则是最快的方式之一,此战结束后,吐蕃可以完全失去了战争的潜力,没有个几十年的时间恢复,已经不可能对大唐产生威胁。
就在李雄还在陷入沉思的时候,席元庆一身是血的走上了城墙来到李雄跟前“启禀将军,已经彻底将城内的吐蕃军队清扫干净,还请将军指示下一步行动。”
李雄没有回答席元庆的问题,而是转身一脸严肃的问席元庆“你对当下的局势怎么看?有什么想法?。”
听到李雄的问话席元庆一愣,随后回答道:“大人,我们应该撤军了,毕竟我们现在已经深入了吐蕃的腹地,虽然周边都被我们清扫干净,但是距离长安城实在太远了,而且哥舒翰和高仙芝两位大人都已经完成了战略目标,我们也是时候撤离了。”
李雄点零头,但是并没有回答席元庆的话,而是接着问道:“席将军,我们相处共事多少年了?”
听到李雄的问话,席元庆一脸笑意的回答道:自从宝六年(747年)我们一同跟随高仙芝大人攻打勃律国算起已经六年多的时间了,大人为何这样问?是有什么问题吗?”
听到席元庆的话,李雄这才出了自己的目的“是啊,已经六年多的时间了,我也从一个的百夫长成长到了现在,在这期间没少受到将军的关照,因此,我希望大军撤离后,你能够率军驻扎在簇。”
看到席元庆先是一愣,然后一脸严肃的表情,李雄接着道:“我希望将军驻扎在这里,有几个目的,一是簇可以作为我大唐下次进攻吐蕃的桥头堡,需要一名得力的将军驻守在此处。
二是我们这次打下如此大的吐蕃疆土,不可能我们大军撤后,再次让吐蕃人占领,那样的话,我们这次的出征就没有丝毫的意义,而别人要么我信不过,要么就是能力不足。
思来想去,我最终认为还是将军比较合适,毕竟将军在军中的资历足够,也经历过许多场大战实战经验丰富,就算将来发生什么事情,以将军的能力也足够支撑到大唐的援军到来。
另一个目的则是为将军考虑了,此次我们打下的疆土,可以是近些年来最大的一次开疆拓土,而且当青海地区的各种矿产资源产生的利润引起朝廷诸位大饶重视后会,必定会在此再设一道或者一路节度使也并非不可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