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在军中刚正不阿,治军十分的严格,从来不攀炎附势。
为了大唐着想,微臣也不怕出来丢人,微臣在剑南的时候便以此人不对付。
可是不得不承认,严武此人能力确实不错,就能力而言,并不比崔光远差。”
杨国忠停顿片刻后,接着道:“所以,微臣愿意放下私人恩怨,强烈推荐严武接任剑南节度使。”
其实,杨国忠所言不差,他与严武以前确实是有过节,主要是严武看不起杨国忠的人行径。
但是对方在大唐与南诏国的战争中,挡住了南诏国的进攻,可以是间接的帮了杨国忠一把。
不然的话,以当时李林甫追着不放的局面,再加上如果当时南诏大军无人可挡,攻入大唐的境内进行一番烧杀抢掠,那杨国忠肯定吃不了兜着走。
虽然现在崔光远带他执行剑南节度使的职责,可是杨国忠却很看不起对方。
毕竟要不是当初他的无能,也不会致使自己被李林甫抓住把柄,从而狠狠的被出手整治了一番。
至此,杨国忠也恨上了崔光远的无能,所以现在有机会杨国忠肯定是要报复一番,更别让对方接任自己的节度使位置了。
而一直在默默旁听的李雄,在听到杨国忠推荐严武的时候,也是不由得多看了对方两眼。
没想到杨国忠居然也有慧眼识饶一,要知道,自从鲜于仲通开始接任剑南节度使到杨国忠这一段期间内。
剑南能拿得出手的文武就两人,一人就是现在杨国忠推荐的严武,另一人就是未来的四朝元老李泌。
至于其他人,可以是一个不如一个,根本就上不了台面。
甚至放任了南诏国的做大,成为了大唐的另外一个心腹大患。
甚至后来发展到联合吐蕃一起进攻大唐,让大唐整个西南地区不得安宁。
要不是南诏国也是一帮菜鸡,并且南诏国的皇室并没有太大的野心,不然绝对会成为另外一个雄踞西南的霸主。
虽然严武上台时间较短,可是他确实是做到了西御吐蕃南压南召,确保了大唐西南地区的和平稳定。
李隆基听到杨国忠的解释后微微点零头,虽然李隆基对严武此人不是十分的了解,但是能做到判官之人应该能力也不会差。
再加上此人乃是杨国忠推荐,自己也需要给对方一点面子,在心中权衡一番后。
“既然宰相极力推荐,肯定也有你的道理,再加上现在西南地区局势不是很稳定。
而南诏国又反复无常,严武既然能抵御外敌,又为人正直,确是合适之人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