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接下来的几,赵山一边书,一边严格把控家里豆干豆皮的生产。
老马的没毛病,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过了这次事,家里的经济话语权,基本落在了赵山手里。
赵老爹也不可哪跑线了,专门接送赵山,成了他的专属司机。
经过几的推广,香满楼的凉拌豆皮和五香豆干得到了一致好评,要的量也越来越大。
吴掌柜透话了,他准备过几去一趟县里,问问东家对这豆皮感不感兴趣。
如果东家也觉得不错,那将会是个更大的买卖!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豆制品每都有稳定的进账,另一边赵山已经连着讲完五个故事,成功拿到一两六钱银子。
赵家的经济水平,在短时间内得到了质的提高。
不仅将欠的外债还完了,还有不少结余。
这二两多银子,是赵家几十年来存过的最高数额。那装钱的坛子里不仅有铜板的哗啦声,还有了一块银锭。
这下午,赵山在讲完第八个故事后,成功拿到八百文钱。
这段时间太累,他决定好好改善一下生活。
不顾赵老爹的反对,赵山牵上大黑牛就去了肉铺,买了一大块猪肉外加两根棒骨。之后又分别去了粮铺和布庄,分别买了几斤白面、精米和几匹棉布。
直到花的一文钱没剩才意犹未尽的走出来。
“你个败家孩子,这钱多难挣啊,你咋这么一会功夫就都花了。”赵老爹一边往外搬布料一边心疼的嘟囔。
“那衣服有穿的就行呗,还非要买新的?家里的豆子都没了,要再做豆干还得买豆子,不要钱?”
“过日子咋都没点成算?要钱的地方多着呢,都像你似的,要吃要喝,多大的家业也不够你败的!”
赵山只当耳旁风,他爹他的,自己买自己的。
就这他还没买够呢,他还没去杂货铺,洗澡的皂角他始终惦记呢。
话,棉布怎么比麻布贵这么多,就这一匹就要一百多文。
家里这么多口人,他就只买了五匹。三匹靛蓝的,男女都能穿,两匹蓝底红碎花的,专门给家中女眷穿的。
自己这事业都起步了,还这么补丁摞补丁的,也不像个样子。
人靠衣装马靠鞍,怎么也要穿身像样的衣服不是。
还有鞋,穿草鞋,他这脚都磨出来了,脚底板结了层厚厚的老茧,上山下乡都不带怕的。
晚上到家的时候,赵老娘得知赵山将八百文钱全花了,气的拿起笤扫就抡了过来,直打的赵山满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