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当于把故事重写一遍,这就是不少时间。”
“再加上之后的刊印和抄写,这没有一个月怎么能行呢,听老弟最近还做豆腐?那更应该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道理。”
赵山接过钱仔细数了数,点点头没有反驳。他们之间有合约,不怕这杨乙反悔。
真的,这书的活他真的不想再干了,太累人了。
除了最开始记忆特别深刻那两个话本的顺畅,到后面几个,自己真的是搜肠刮肚绞尽脑汁,简直要了他半条命。
这两就连睡觉他都在努力回忆故事情节了,真不如做豆腐来的痛快!
“杨少爷如此,那山就等半个月后再来吧!”
半个月,怎么也能支付后面的尾款了吧?这么大个家业,还能差了他这四两银子?
从致知书坊出来,赵山就接到牛水生的通知:香满楼的东家尝过了他家豆皮,觉得味道可以,县城的酒楼决定也要引进。
牛水生了,他们东家光县里就三个酒楼,这豆皮需要量可不是一星半点。
这是大买卖!必须重视起来。
等赵山将这个好消息带回家时,家里又是一顿骚动。
能和县里的酒楼挂上钩,就不能是打闹的了,这生产规模必须得提上去。赵山想了想,对接下来的生产做了规划:
“娘,要想大规模生产,咱自家应该打个石磨,不能一直上大伯家磨豆子。”
“不行,哪能有点钱就霍霍,有用的就行呗。”
今有一个媒婆给她回话了,前头金城村有一个伙子,想要和娇娘相看。这要是真成了,还有二两的陪嫁等着呢,这么点钱怎么能乱花。
“可我们每次去大伯家磨豆腐,我大娘都问我们做的啥,咋做的,挣了多少钱,太不方便了。”
赵大壮对此深有感触,他犹豫了一下,声嘟囔了一句:“娘,前我大娘还咱家做吃的,咋都没给他们送点呢,用着他们家的石磨。”
赵老娘一听就炸庙了,当即手一叉腰,破口大骂:
“要脸不要了?那是咱全族买的,什么时候变成他家的了?这东西咱想送就送,不想送就不送,咋还好意思朝咱们要!和个辈这些,也不知道个羞!”
“明你们都歇着,以后我去磨豆子,我看她敢和我张这个嘴不!我骂不死她!”
赵老娘当初和何时也是较量过的,彼此就没和睦过。
可以这么,除了在自己家,刘氏真是打遍全族其他女性无敌手,彪悍的威名不是虚的。
自家豆子早用没了,这几都是在村里买其他家的豆子用。经过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