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斐然的青年才俊,一直文声远扬,名气不相上下。
现在青州府有一些赌场甚至开了场子押注,其中青州府的李可封赌注最大,沈坤其次。
听着周围对这几人高声热烈的探讨,李伯玉脸上生羡眼底黯然。
他今年春刚考取秀才,按理都不应该来参加秋闱,毕竟不论是知识积累还是考试经验上他都有欠缺。
可秋闱三年一次,这次不来他便要再等三年。
因为有赵山在背后支持,他才敢抱着一丝侥幸跟着史学政一起过来。
只不过耳边听到那些之骄子的过往经历,李伯玉不黯然是不可能的。
卑微的出身注定了他求学之路是艰辛的,他没抱怨没自卑,只是有一丝丝的不甘。
若是他也有那般的出身,是否也能取得那样耀眼的成绩呢。
黄任颖他们对自己的评价他怎能不知,不过是装作没听见罢了。
其实这些人的也对,自己底子浅薄,又如何能在这般激烈的竞争中侥幸获胜。
不那几个解元的热门人选,光他们县学的十几人里,自己也是完全没有优势的。
李伯玉的沉默赵山如何能不懂,他拍了拍对方的肩膀,状似玩笑的道:
“行,你回去好好温习功课,我和狗子去赌场看看,也给你来一注,嘿嘿~”
李伯玉听罢连忙摆摆手,“可别可别,你去押别人就好了,别带上我。”
“怕啥,你听他们吹牛吧,什么三岁写字六岁作诗的,都是噱头,真实情况指不定咋样呢!伯玉哥,你是第一年参加,本就是来积攒经验的,可别给自己定啥目标。
有几个十几岁就能考上举饶,谁不是两三次甚至八九次熬到白头了也没考上,平常心!你等着,我这次就给你押九百九十九文钱,祝你九揽月九转功成十拿九稳!”
赵山一番插科打诨成功驱散了李伯玉心中的阴霾,没错,自己没有高贵的出身,但他有坚强的后盾,还有不懈的努力。
这次不成功就下次,他还年轻,有的是未来。
连续三次不成他就回古仙村,跟赵山做生意,给他当账房,在村学教书,把村里有赋的孩子培养起来。
“行,我就借您吉言了大财主。”
三个人罢,李伯玉便回了房间温习功课,赵山和陈狗子则无事一身轻松得以出门闲逛。
这省城和郡城就是不一样,不论是人口数还是城市规模上,赵山像初入大城市的乡下子,看啥啥新鲜。
陈狗子早就换了他那身和尚服,头上也包了个布巾,做青年书生打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