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像散兵游勇般挨个村子问活了。
这是一个可以长期做下去的活计,他一定要抓住。
就这样,在赵山和郭憨子反复几次交涉,两人进行了多次实验尝试,最终确定了一个可行的方案后,郭憨子一行四人在“雇佣契书”上签了字画了押。
从这一开始,他的活字印刷术就要正式登场了。
只不过这技术好是好,前期的投入太多,时间拖的必然长,一时半会不能见效。
为了加快雕刻速度,赵山在征得郭憨子的同意下,从村学里选拔了五个半大孩子,送到了郭憨子处,成了书坊的第一批“学徒”。
这五个孩子都是十一二岁的,在村学念了这一年多的书,已经认了不少字了。
这么大刚启蒙,走科考的路子已经不可能了。
他们的父母本打算让几个孩子去镇里或者密水找找店二的活,没想到听赵山要为书坊招学徒工,当即将孩子送了过来。
当然了,想把孩子送来的可不止这五家。
毕竟这是一份不错的工作,赵山又是出了名的和善大方,去了书坊当学徒,不仅能学技术,还能有钱挣,这样的好事还是有不少人想要争取的。
赵山在一共十七个孩子里挑选了一番,又结合了他们父母的品行,才选定了这五个孩子。
他们进了书坊后的工作只有一个,就是帮助郭憨子在泥块上刻字,刻好的字由郭憨子的儿子们进行煅烧。
像烧炉工和制作泥块这些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的工作,赵山则交给了另外一伙泥瓦匠。
短短几,活字印刷术的人员技术的准备工作就都做好了。
赵山拿钱让丁贤置办材料,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只等所需材料一到,致知书坊的锻烤屋就要开工了。
这边活字印刷术准备着,那边雕版印刷也不能闲着,赵山正愁派人张罗这事时,白常文给他送人来了。
“这就是上次我和你过的几个人读书人,他们都不愿意随侯爷去西北梁州,正好你这用人,我就给你送来了。”白常文指着屋子里正坐着喝茶的三个人道。
“那个年轻的长得好看的叫李巨卿,是个秀才,只不过他摔断了腿不能科考了,这才让田思城给搜罗过来。
听他之前学问非常好,很有可能考上举人,是被同窗给害的断了腿,因此不愿再继续待在青州府,才同意来这的。”
呵,古代还有这么猛的桥段呢?因为嫉妒就设计把饶腿摔断了?
简直不要太恶毒。
“这个老的叫白敏中,也是个秀才,听他考上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