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公平有序的教育生态。
三江市教育局。
这则公告上并没有大部分网友想要看见的内容。
于是,不出意外的引来了各种冷嘲热讽。
“意思是姓沈的没问题,我们网友有问题是吧?”
“难怪沈家父子如此嚣张,原来人家是有背景的!”
“连教育局都帮姓沈的说话,我严重怀疑教育局长是他爸!”
“其实还是应该给三江市教育局点个赞的,毕竟反应速度很快,主打的不能让姓沈的受一点委屈!”
“我刚刚在网上搜了一下,沈秋山也不是三江市市长啊,怎么就一手遮天了!”
“可能会被喷,但我还是要说句公道话,其实人家沈秋山也没做错什么,不就说了句要考三江大学嘛,结果就被网暴了!不能因为年龄大就剥夺了人家考大学的权利啊。”
教育局的公告并没有让舆论有平息的势头,反倒是因为没处理沈秋山掀起了新一波的讨论热潮。
其中一个叫“杨锡金”的新闻评论员,更是在拥有百万粉丝的快音账号发布视频对沈秋山、三江高级中学以及三江市教育局猛烈抨击。
“咱们国家有句老话,到了多大年龄就干多大年龄的事,38岁的中年人正是打拼事业,为国家经济建设做贡献的时候,如果人人都像沈秋山一样跑回高中去读书,那么,咱们国家的经济岂不是崩盘了。”
“要我说,沈秋山这个人就不靠谱,两个孩子都在读高三,你不好好工作赚钱养家,竟然也跟着跑去上学,哪有一点责任,哪有一点担当?”
“三江高级中学这个学校也是不靠谱,就算没有明文规定限制借读生的年龄,你们也不能接纳一个38岁的中年人吧!”
“如果你是三江高级中学的一名高三学生,班级里忽然来了一个和父母同龄的同学,你会作何感想,会不会被这个怪胎分散精力,从而影响自己的学习进度呢?”
“再有就是三江市教育局了,那份公告我看了,这就是典型的不作为,所谓的调查就是查询一下相关的规章制度吗?网络上的舆论以及涛涛民意真的就视而不见?”
“还说什么教育的多样性、包容性,要我说就是胡扯!这就是在浪费本就有限的教育资源,要知道有多少孩子上不去高中呢?”
“他一个38岁的老男人凭什么占了一个名额,至于那所谓494分的模拟考成绩,要我说水分不小,大家都知道老杨我是首都大学毕业的,现在让我去参加高三的模拟考都未必能考494分!”
“既然沈秋山能考494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