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是主要落在实验区那里。”
“一个是实验区的招商引资要继续,另外也要保证实验区原本招商引资的项目彻底落实,那些项目必须如期完成,不能拖延。”
“还有就是实验区才规划没多久,负债率已经不低了,要想办法对此进行控制,但不要打那个基金会的主意。”
市里的一些正处级岗位,张恪清暂时也没打算调整,所以组织工作那边事情并不多,不会牵扯王丽莉太多的精力。
空港实验区可是省属的实验新区,里面有许多国家级的政策项目,也涉及到了未来郑城,甚至整个南河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战略,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
王丽莉坐直身体,认真的听着张恪清的交代。
邹昌学在空港实验区其实做的并不多,先有田永志打下了基础,之后一些大的项目实际上都是张恪清招商引资来的,很多规划甚至也是张恪清亲自做的,才有了如今这么好的局面。
王丽莉虽然也负责过经开区,却也知道自己跟张恪清的能力比起来还是有所差距,愿意听张恪清的命令行事。
但她听完张恪清的话,疑惑的问道:“张书记,现在就要控制负债率吗?实验区可是还有许多基建项目要做。”
张恪清不是不理会祝文渊么,这就要对基建进行限制?可怎么先限制的是她管的空港实验区?
基建拉动经济,实际上拉动的是Gdp的增长,那就需要大量的超前投入,必然会带来大量的负债。
主城区基建可以暂缓,空港实验区、东新区等可不能停。
张恪清解释道:“我不是不允许负债增长,是要做出限制,对你将来也有好处。”
“否则三五年影响不大,十年之后呢?到时候那些高额的负债你怎么解决?”
“看看沿海那些省份,尤其是Gdp很高的城市,他们其中有不少的负债率都太高了,上头必然会做出调控政策。”
“与其等着上头调控政策下来再变得手忙脚乱,不如现在就主动去控制,将来才能更加的从容。”
王丽莉恍然大悟,原来张恪清是在为她的未来考虑。
她忽然发现张恪清在当市长的时候,郑城的发展速度很快,但负债率竟然没上升,还下降了两个百分点。
原来在那个时候,张恪清就已经在做这件事了。
“张书记,我会尽量想办法控制负债率不增长,但要降低,我确实没太大的信心。”
至少这三年是空港实验区许多基建项目大发展的时期,没办法控制,发展规划已经得到了京城那边的审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