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市场的潜力,想要进来分一杯羹。
之前就有一些那边的企业来国内建厂了,不过只是八寸的晶圆厂,工艺也是90纳米以上的,而目前主流的是28纳米,一些顶尖的企业也已经有了成熟的14纳米技术,一流的企业也有14纳米到28纳米之间的技术。
张恪清记得前世积电公司就在明年投资了一家十二寸的晶圆厂,给的技术也算是当时次顶尖的,当然建成投产之后,已经连次顶尖都算不上了,却也是行业主流。
靠着这家工厂,几乎垄断了国内许多做辅助芯片的企业订单。
既然积电公司愿意投资内地,那为什么不能是郑城呢?虽然不靠海,可却是国内的交通中心城市,面对国内市场拥有得独厚的优势。
向洋张大了嘴巴:“你的积电公司,是我知道的那个积电公司吗?”
那个不是行业龙头吗?从未在内地建厂。
倒是在欧洲和霓虹那边建厂了,因为那边的芯片产业更发达,更能节省物流成本,可以更快的将产品送到客户指定的位置。
国内倒是也有一些企业请积电公司代工,但基本都是积电总部那边的工厂就能满足。
张恪清点点头:“向书记,就是全球第一的积电公司。”
“他们在霓虹、欧洲和本土都有工厂,但在漂亮国和内地都缺少工厂,为了发展,他们一定会建造新的工厂,方便用新工艺生产更好的芯片,也保证他们可以生产所有主流制程工艺的芯片。”
“漂亮国那边的晶圆厂很多,还有英特尔等阻挠,他们投资的可能不大,另外他们也担心核心技术被盗走,在别饶地盘,他们了可不算。”
“而我们才是一家人,更加讲道理,将来也可以让积电公司借助内地暴涨的芯片市场,赚到更多的利润,用于他们的技术研发。”
“同时我们这边的成本更加低廉,无论是电能、土地,还是人工、税收,都能给出更多的优惠,他们不想将来失去内地市场,就一定会选择在内地进行工厂布局。”
“就像是他们在霓虹,在欧洲建厂一样,如果漂亮国对他们进行制裁,他们完全可以拥抱其他市场,反过来威胁漂亮国。”
“所以他们一定有这个想法,我也有信心动对方,但最终会不会选择咱们郑城,我不敢做出保证,只能尽力一试。”
向洋拍着张恪清的肩膀:“你尽管放手去试,有什么困难随时来找我,一些你无法答应的优惠条件,我来拍板,要尽全力促成此事。”
如果积电公司真的在郑城投资晶圆厂,那么一定会有许多相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