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李治巡幸万年宫,暂时摆脱了长安城中的部分桎梏,于他而言正是事业的起步。武昭仪作为他的同路之人,与他在此地的情绪共鸣要比困居长安时不知强烈多少倍。
这个怀于此时的孩子,承载的是李治致力于亲政的意愿,和对于自由掌权的向往。
更何况,武士彟虽然因为追封武德功臣的缘故,多了个死后授予的并州都督,毕竟也已是个死人。
杨夫人在长安城中的拉拢关系也只能是积攒人脉,而不是真在武昭仪的背后树起了一座座靠山!
在方今这个时局中,武昭仪的膝下多一个子嗣,就是在给她多加一个胜利的筹码。
话说得无奈,可事实便是如此!
所以哪怕清月不喜欢这个弟弟,在此时也应当表现出对他的重视。
“安定公主”的封号加身,也并不意味着她真有了安定四方的吉兆,在天子心中的地位独一无二,也就尚不到得意忘形的时候。
李治甚至没等到晚膳时间,在收到了那个消息后便匆匆自立政殿赶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