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村协同攻击,兵分两路夹击光华门里的日军。战斗持续了八个多时,守军官兵不但将突入城里的日军击退,还收复了工兵学校阵地。反击作战中,第二五九旅旅长易安华、第二六一旅参谋主任倪国鼎阵亡.........”........
然后王智华从贴身的衣服里掏出一个精致的皮夹子,递给我,伸手接住用询问的眼神看着王智华,我的老长官是陕西人,这是他战死前让我给他家送去的家信,“掌柜的!我交给你,这次去上海.......”;
我看着王智华:“我可以看一下这位长官的家书吗?但是,我们一起去陕西送给长官的家人!”;
其实我知道王智华想什么:“那有战场不死饶道理,而且这次去沦陷的上海……”
“可以!掌柜的”王智华看着前面的路对我!
我坐在马车后打开了这个精致的皮夹子;
“这一位抗日将士的绝命家书!他是陕西籍抗日将士!在战役打响前,誓与全师官兵以死报国、杀身成仁。这也是他连夜留下的遗书,与家人亲朋作别。两封写给父亲和妻子的诀别信如下——
父亲大人:儿今奉令担任石牌要塞防守,孤军奋斗,前途莫测,然成功成仁之外,当无他途。而成仁之公算较多,有子能死国,大人情亦足慰。惟儿于役国事已十几年,菽水之欢,久亏此职,今兹殊戚戚也。恳大人依时加衣强饭,即所以超拔顽儿灵魂也。敬叩金安。
给妻子的信:
我今奉命担任石牌要塞守备,原属本分,故我毫无牵挂。仅亲老家贫,妻少子幼,乡关万里,孤寡无依,稍感戚戚,然亦无可奈何,只好付之命运。诸子长大成人,仍以当军人为父报仇,为国尽忠为宜。战争胜利后,留赣抑回陕自择之。家中能节俭,当可温饱,穷而乐古有明训,你当能体念及之。十余年戎马生涯,负你之处良多,今当诀别,感念至深。兹留金表一只,自来水笔一支,日记本一册,聊作纪念。接读此信,亦悲亦勿痛,人生百年,终有一死,死得其所,正宜欢乐。匆匆谨祝珍重。
看着这两封短短的绝命家书,我的眼泪在眼眶打转,抬头看着秋的太阳我似乎真的真正理解什么叫气吞山河、义薄云!
抬头看看深秋的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