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大夫说我这是那个什么.”
“弥漫性细支气管炎。”儿子在一旁补充道。
“对对!弥漫性支气管炎。”李老爷子说道,“以前都是按慢性支气管炎治疗的。”
“噢。”坐诊的医生仔细看了一下他的胸部ct,“你有慢性鼻窦炎吗?”
“有。”
“大夫,这是那边医院做的检查,您看看。”李大爷儿子拿出病历递给医生。
“冷凝集实验效价升高(> 1:64)。”坐诊医生翻了几页便看到了这个结果,下面的他就没再接着看。
“就是弥漫性支气管炎,你这个诊断很明确。”
“回去按着人家交代的吃药就行了。”
“早知道不来了。”李大爷突然有点后悔,一个黄牛号了800块,还把全家人都折腾了一趟。
“不能这么说,来这看看咱们也放心不是。”儿子安慰道。
后续的治疗很顺利,在口服上红霉素后,李大爷的喘息的症状慢慢就有了减轻,活动耐力明显加强,住院的频次大大减少。
在常规的医疗诊疗中,误诊是无法避免的。
大多数医生最先想到的肯定是一般疾病,因为我们都是一般人。所以有时候会犯经验主义错误。
就像李大爷这个病例,他有长期的抽烟史,影像学上显示有肺气肿,肺功能下降,起病的症状主要为喘息,很符合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表现。
所以,很多医生就不会再往下深入的探索。
这是不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呢?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往下深究对病人是否有利呢?肯定是有利的,但这就意味着费更多的精力,消耗更多的金钱。
这对一般人来讲也是无法接受的。
就像发热、流涕、乏力,大多数人都是感冒,吃点药就好了。但也有部分人并发了心肌炎,他甚至会趁你不注意翘辫子。
但如果每个人来的时候都排除心肌炎,那费就有点大了。
本身病人对目前医疗上的费都颇为意见,医生的工作也不好干,只能说双方都不容易吧。
回到家,高风开始构思第三篇文章:原发瘤和转移瘤的基因组和转录组进化。
该研究使用成对的全外显子组和rna测序数据,调查了多个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的肿瘤内转录组学多样性。
对代表原发性和转移性疾病的947个肿瘤区域以及96个与肿瘤相邻的正常组织样本的分析表明转录组是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
高风还结合了多种统计学方法,利用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