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位置。
而术中腔镜改传统剖腹又要耽误不短的时间,这对患者显然极其不友好。
手术台上,刘主任借助超声引导,一步步裸化动脉、用手触摸.
“没有啊,应该就在这个部位的!”他有点急了,“彩超再看一遍?”
“先别,你继续往前探查。”高风阻止道,彩超加上手触呢,他觉得应该不会漏掉。
刘主任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继续往前走,“呦呵!在这呢!”
他最终准确的定位到了鱼刺所在的位置:这根长约 2cm的鱼刺,正在穿过肝动脉。
这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松了口气:总算是找到了。
刘主任迅速取出鱼刺,并对破损的肝动脉进行了缝合与修复,1小时后,手术顺利结束。
“这要是没有你,即便是能找到这根鱼刺,手术没有个3-4小时也不可能结束。”
把高风喊来果然是先见之明,刘主任忍不住给自己点了個赞。
“刘主任,我爸没事吧?”羊宏远瞅见自己父亲被推出来,一个箭步冲了上去。
“鱼刺是找到了,但手术后人还很虚弱,要好好休养。”刘主任笑着对着他说。
手术后,患者腹痛症状逐渐消失,伤口愈合情况良好,第 7天便出院。
而这根历经两次手术才取出的鱼刺,被刘主任小心翼翼的保存了下来。很快,一篇名为a fish bone wandering in the body的sci新鲜出炉。
“高,你知道拉斯克医学奖吗?”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普兰培迪教授打来了电话。
“当然了。”高风笑着回答道,“我想每一个有抱负的医学工作者都知道它。”
拉斯克医学奖是美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项,也是医学界中仅次于诺贝尔奖的一项大奖。
1946年,由有“现代广告之父”之称的美国著名广告经理人、慈善家阿尔伯特·拉斯克(albert lasker)及其夫人玛丽·沃德·拉斯克(mary woodard lasker)共同创立,旨在表彰医学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医生和公共服务人员。
至今有95位拉斯克医学奖得主获得诺贝尔奖,比例占25%,单是过去4年的诺贝尔奖获奖者中,就有7位曾获拉斯克医学奖。
所以,拉斯克医学奖又被称为“诺奖风向标”。
“评选又要开始了。”普兰培迪教授言简意赅的说道,“我向评选委员会推荐了你。”
“什么?!”任是高风处事不惊,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