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西人才会改弦更张,改变对大齐的态度。
用叶琛的话来说,便是“夷人畏威不畏德,不可示弱也!”
~~~~~~~~~
尽管有欧洲最优秀的传教士授课,有本朝最具声望的大儒讲读,享受着顶级的帝师教育,然而对于一个八岁孩童来说,他每日的功课,还是繁重且乏味的。
小皇帝对讲官们布置的作业并不上心,甚至可说是敷衍,尤其是儒学经典部分。
自太宗刘堪时代起,废除儒学便被提上日程,至今三十年了。
可是,毕竟这片土地独尊儒术已有上千年历史,千年的文化浸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念仍然深入人心。况且这三十年间,还有几次儒教势力的反复······
所以,尽管本朝有着“废儒”的祖制,皇宫中这几位学富五车的儒学帝师们,还是坚持教授小皇帝儒学经典,日积月累诲人不倦。
让大家感到忧虑的是,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小皇帝都不像是一个勤勉好学的好学生。
江帆的爱好,就像他爷爷给他取的这个名字一样,更多体现在航海、战船模型等领域上。不用说,这些爱好,在帝师们看来皆是些旁门左道,是容易让人玩物丧志的。
而对于大儒帝师们谆谆教诲的帝王心学权谋之术,小皇帝没有表现出哪怕一丝丝兴趣。
更让大家惊恐的是,对于本朝历史,国家政策,小皇帝总能发出一些令人惊奇的言论,显示出与前面几任皇帝格格不入的治国理念。
这些言论,不说是耸人听闻,也可是离经叛道。
十月初一日,康光绪、张廷玉一同面见景炎帝,向小皇帝汇报近日国内外局势,尤其是对北美开拓团的处置方案。
小皇帝给两位大臣赐茶过后,并不急着过问江百龄董邵伟的处置结果,而是随口询问两人,询问太祖当年是如何得到天下的。
“听闻太祖皇帝本是行伍出身,有真武帝襄助,在战场上屡次脱险,他还曾借给慈圣太后三十年寿辰,是否真有这些事?”
面对小皇帝的突然反问,张廷玉愣在当场,一时不知作何回答。
康光绪从容道:“张大人对当年发生的事情所知不多,臣祖父曾为萨尔浒监军,祖上略知详情,请为陛下言之。”
于是康光绪从一百年前的萨尔浒之战讲起,讲述刘招孙创业之初,风流倜傥、披坚执锐,杀伐果断,浑河血战、东征倭国,西平罗刹····种种细节,最后讲到了天启皇帝末年张春刺杀朱由检之事。
刘帆忧心忡忡听着,最后红着眼睛痛哭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