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外援,或者说哄那些根本不知道那妖魔底细的,让他们充当对抗的主力,包括那些因为信仰问题,肯定不能承认妖魔的。
而且不仅仅是信仰问题,杨丰在江南对他们也很不友好。
韩信对他们就更不友好了。
齐王已经烹了很多。
所以蒙古骑兵入关了,索伦人也南下了,甚至连倭寇都受到招徕。
而荷兰人一直在与倭国贸易。
这样一起招徕就很简单了,虽然只是恰好碰上的一艘荷兰商船而已。
可以说多尔衮正拼尽全力,从外面搜罗这种炮灰。
他甚至连漠西蒙古都联络上。
接下来还会有更多这种炮灰源源不断赶来。
至于条件……
“陈翰林,你是来宣旨的,不是在这里危言耸听的。”
多尔衮阴沉着脸喝道。
陈之遴一哆嗦,终于意识到自己有些冲动了。
这些是哄来对付那妖魔的,他这样拼命渲染妖魔的恐怖,很容易让这些炮灰清醒的。
“摄政王明鉴,下官只是一时情难自禁。”
他讪笑着说。
“你这狗奴才,要跪着跟摄政王说话。”
旁边一名我大清将领抬脚踹他。
“算了,赶紧些。”
多尔衮喝道。
陈之遴赶紧捧起圣旨,然后看了看旁边低头的大师。
来自某个遥远地方的大师,很悲悯地用他听不懂的语言念了一句。
“翰林公,请宣旨。”
大师随后说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陈之遴随即开始宣旨。
这是弘兴赏赐这些义士的圣旨,或者说兑现多尔衮对他们的承诺,那个大师是翻译,当然,不只是大师,其实还有多名翻译。而这份圣旨的内容俨然大元盛世复兴,准许蒙古各部入关择地驻牧,准许荷兰人在沿海港口靠泊贸易建立番坊,准许倭人如荷兰人例,恢复商业包税制,赐某些人包税权……
实际上就是照抄我大元时候对这些乱七八糟的优待。
我大元盛世在被老朱这帮刁民毁掉近三百年后,终于再次复兴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