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听了面色微微一变,他听出了秦寿言语中的意思。荀彧有才不假,甚至还是宰相之才,然而这种人心里面想的却不是秦寿,是大汉天子,是曹操。
哪怕迫使荀彧投降,荀彧最后也不会为秦寿效力,也不会帮助秦寿治理天下。
不能为秦寿所用的宰相之才,只有一个出路,那就是死。
贾诩在一边听的分明,但罕见的没有发表任何与意见,也没有为荀彧求情,有才能又能怎么样?
一方面,对方的心思并不是在秦寿身上,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朝中已经没有荀彧的位置了,宰相之才,投降之辈,总不能让他身处高位,偏偏,让他成为副手实在可惜的很。
秦寿也是有脾气的人,曹操占据东南半壁江山的时候,你荀彧忠于对方,那是无话可说,现在对方龟缩在几个小城池,你仍然没有放弃抵抗,那就是你的问题了。
“明日启程去芜湖,等到了芜湖再说,我们有的是时间,真正没有时间的人是曹操,是刘备。传令各处,稳扎稳打,不能急。”秦寿风轻云淡。
“王上圣明。”贾诩等人也松了一口气。
“传令长安,护送承乾来军中,天下即将一统,承乾身为王世子,不能长于宫人之手,也应该让他出来见识一下战争。想要作为一个承平之主,不是一件好事。”秦寿忽然开口说道。
“王上圣明。”
贾诩和荀攸两人相互望了一眼,顿时知道秦寿这是准备培养秦承乾,毕竟一代雄主的继承人,可不能是一个文弱书生。
或许对方不会是秦寿那样的万人敌,但也得经历刀枪,经历血雨腥风。
而此刻远在会稽的荀彧看着手中的书信,脸上露出一丝担忧,他不记得这是荀攸第几次写信给自己了,不用拆开书信,荀彧都知道其中的内容,这是一封劝降信。
“先生。”
一个清朗的声音传来,就见一个俊秀的年轻人走了过来,正是曹操之子曹植。
“公子。”、
荀彧连书信都没有收起来,而是放在一边。
“唐王对先生可是极为欣赏,这么长时间,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对先生的劝降。”曹植有些惊讶。
“公子,这叫求而不得而已。”荀彧不在意的说道:“他知道属下来会稽的目的,所以才会劝降我,想让我举会稽而降,这样一来,主公那边就必败无疑。若是说欣赏?嘿嘿,他这个时候,恨不得杀了我。”
曹植听了有些不解。
“他的耐心已经消耗干净了。”荀彧解释道。
实际上,他更加知道,因为此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