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
“继续观察。”
基地内传来指挥人员的命令。
“是!”
……
在巨企工程部人员的抢修、重建下,曾经沦为废墟的死城,已逐渐的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巨企的工程部以星门为核心,向外不断的扩建,以及完善着前线基地的规模。
经过将近两个月的时间,这座死城已成为了足以容纳十万人的工业化城镇。
大量的ai机器人,后勤部人员分散在前线基地的废墟地带,来回穿梭于基地和工厂之间。
他们将这里的废料进行回收利用,通过工业3d打印厂,制造出新的建筑材料。
与此同时,一套全自动化的机械运输系统,从《环太平洋》地球直接从星门连到了万界基地。
所有的物资、武器装备,以及各种载具组件,都能够实现快速的无人化运输,极大的提升了生产效率。
而建设在地表下的练兵场,其规模也比起先前扩大了十倍不止。
这里聚集着大量全副武装,且佩戴战术面罩的asr军团,阿斯塔特预备团,克隆人军团等士兵。
这些士兵们将直接听从阿斯塔特王牌先遣队的指示,配合先遣队的成员,进行各种战术进攻。
并且克隆人士兵也有对应的控制成员,进行一系列的作战指挥。
其次是数量约莫三百辆的奇美拉战车,以及魔蜥战车等装置。
这种能够适应各种复杂地形,且有着悬浮飞行能力的杀戮机械,可以良好的投入到各种作战环境当中。
再加上这批战车经过军工部的改造后,也已配备了更加强劲的火力装置,以及更出色的火控系统。
当巨企的地面部队已完成了聚集后,少部分精锐士兵各自登上了风暴鹰炮艇,穿梭机,以及黄蜂号。
至于剩下的部队成员,则是前往更大的升降停机平台,乘坐规模更大的运输飞艇,即龙式突击艇!
这款运兵载具属于中型规模的飞行器,能够更方便巨企的士兵,进行万人级别的投放任务。
毕竟穿梭机和炮艇的载量比较有限,只能用于普通的运输服务,以及敌后的渗透作战任务。
像这种大规模的士兵转移,就需要用上该型号的飞艇。
这款型号的飞行艇最大载员数量,达到了213人。
内置的甲板区,还能勉强容纳下3-4辆奇美拉战车,或是6架魔蜥战车。
因此,龙式突击艇也就成了本次作战行动的关键载具。
不过,他们这次的行动打击目标,并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