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闻天给里长算账,别人得赚钱才行,下丘村不可能整天零售卤煮。
里长点头:“这倒是,那……他们买不起铁锅、碗、炉子怎么办?”
“宁国府的百姓租不起牲口怎么办?”朱闻天反问。
“好,我去找上元县的衙门。”里长懂了,他出门去县衙。
三月初十,南京城中突然多了四十家卖卤煮的,三文钱一碗,有芫荽末和蒜泥,可以额外花钱加米粉和肠肺。
他们的器具由上元县提供,等他们赚了钱慢慢还,一个月只收一分利。
百姓们纷纷称赞上元县的官员,顺便遗憾下丘村的店里不卖卤煮了,他们始终觉得盒饭店的卤煮好吃。
上元县的刘知县专门写了个题本送上来,意思是可以给其他没有本钱的百姓提供同样的帮助。
如此能够让一些找不到事情做,或者不适合干其他活计的人尝试赚钱养家。
“德之你看看,这才是咱朝廷要的人,做事的时候有目的性,不管是大的局势,还是小的方面,出手便能见结果。”
朱元璋把上元县的题本给曾鲁看,曾鲁作为乡试主考,今天过来说情况。
如果行的话,再过三天开始举行骑射等考核,接着是殿试。
曾鲁接过题本看一遍,抬头:“陛下,此法不止养了四十家卖卤煮的,也让百姓吃到了可口的猪肠肺。
除了九转大肠,没人爱吃这样的下水,扔又舍不得,吃还难受。
三文钱给百姓,百姓自己做不了同样的卤煮米粉,何况下丘村解决的不是四十个人家生计问题。”
“哦?德之还知道其他?”朱元璋满意曾鲁的答复,这不是四十家卖卤煮的问题。“臣知道下丘村在大量建设房子,又招人手,这卤煮只是一部分,还有酱猪蹄、卤猪头。
他们做好了会配送给其他大小酒楼、食馆,让这些地方卖。
下丘村这是把别人不会做的、做得不好吃的东西给变成美味。
自古以来,人在吃的时候就都想着吃得更好,用盐、用其他调料,甚至是刀工。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好吃的东西能叫人心情愉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