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秧比小麦和水稻难割,第一天从早割到晚,第二天醒来浑身酸疼,咬着牙也得去地里继续割。
如果种二十亩地的豆子,就得割上一个月,一天两亩是最好的时候计算的,天天割,身体扛不住。
一个月显然不行,耽误种小麦,那么家里的老人和媳妇儿、孩子都得上阵。
现在好了,等着这边的两台设备,还有另一边的一台设备帮忙。
三台大家伙,一天就能割出来五百亩,大家看看哪个地方的不好用机器去割,一起拿着镰刀给解决掉。
“陛下,咱留下人手,再组装两台吧!把零件用上,与其放着零件,不如给大家使唤。”
里长盘算一下,还有不少地,种大豆的时候这边的人富裕了,舍得下种子,估计今年等着收,都可能要雇人。
这大面积种植,没有设备真干不动,能把人活活累死。
“你村子那里也要收大豆了,难道让咱的人拿着镰刀给你收?哎呀!这个仗打的,天灾人祸,把人打没了、地打荒了。”
朱元璋提起下丘村,那里还有大片的大豆种植呢!那里的大豆会当成种子给别的地方,产量就是高。
“下丘村有冶炼的地方,咱们的工匠多,到地方用小蒸汽机做点设备,数量多了,效率一样高。所以咱们要珍惜不打仗的时候,看看何处不安稳,尽量提供吃的和穿的。”
里长有办法,只要有工匠和材料,其他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同时他跟着说战争的事情,这场战争打了十七年。
而且打仗之前属于天灾不断,黄河都决口,干旱的地方干旱、发水的地方发水,加上官员腐败,终于有人承受不住了。
这个过程当中,很多土地都是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兼并严重。
一番连续战争打下来,各路军队跑来跑去,他们路过村子和县城的时候保证有人手上不干净的。
不参与的百姓想好好生活是不可能的,赶上夏天要收获冬小麦的时候,一路军队路过,正愁没有粮吃,顺手就把地里的小麦给收了。
如果来的军队晚了一个月,看到小麦已经收完,更好,不用自己收,去敲门喊老乡。
在这等情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