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看着就行,一个小时出两万支签子,大小都是一样的数量,不过大的材料耗费多,故此贵。
它二十四小时运转,一天一夜,差不多能做出来五十万支签子,最贵的是人工和材料成本,设备能用很长时间。
现在应天府的篾匠不削牙签和其他烧烤用的签子了,他们被雇来看管生产线,或者自己编织东西。”
朱樉说完,撸掉签子上的rou,把签子直接掰断,嚼着rou说:“一次性的,不能再用。”
刘伯温眼睛瞪大,这回不是装的,他已经知道一个小时是什么,他有手表。
他难以接受的是一小时两万支这样的竹签子被做出来,一小时三千六百秒,一秒要削出来五点五个?
十个人也不行,不,一百个人还是做不到,一百个熟练的篾匠,前两个小时或许能追上这个速度,之后就完了。
关键人家的设备从破竹开始,不是由削签子始,且昼夜不息。
“臣,不如也!”刘伯温低下头,他觉得自己学的本事已经够多了。但在面对下丘村高人的时候,就是被碾压。
关键是全方位的,自己在帮着祈雨的时候人家下丘村早就挖好了井。
自己站在前面与人争斗,高人躲在后面让人寻觅无踪。
自己……算了,这辈子白活了。
“诚意伯莫要妄自菲薄,令郎陪太子、秦王北巡时展露出了家学渊源,组织能力强着呢!
若非有令郎从中调度,北巡不知还要遇到多少麻烦。
听闻二朗亦在努力学习,想来不久便成国之栋梁,一代强过一代。”
里长说好话,他能理解对方的心情,憨憨的强是没有道理的,下丘村一代代守护着守村人得到的苍天赏赐。
“里长说得对呢!”朱标附和:“孟藻兄在北巡之时挑起了大梁,若人人皆如是,咱过大漠时又何必忧心?”“多谢太子、朱里长,谬赞了,莫抬得太高。”刘伯温看看儿子,又担忧了。
他就是这样的,他明明能够当丞相,偏偏退出。
但他看人又准,杨宪、汪广洋、胡惟庸,朱元璋问一个他否定一个。
最后他死了,他说的三个人没一个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