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候一些菜就要开始种植了。”
朱闻天说着大概的情况,具体的他也不晓得,这种气温不会被记在县志里的。
“是啊!算来算去的太难了,我这个里长要经常记,不然就会算错日子,别的里长也一样。”
里长说起了节气和农历之间的互相计算问题,包括伏天、九天等等。
一般的情况下,他都是掐着指头数那个手指关节指肚的地方来算,天干地支就这么弄出来的,古人的智慧。
朱闻天也会这个,不过他不需要,他心算厉害,他一闭眼睛,脑海中就像下盲棋,或者说是株心算那样出个图。
好比所有人都具备的本事,三加二等于五,让你想一下公式,大家脑海中出现的是3 2=5。
3 2=5是个图,因为太熟悉了,从小折磨到大,成了瞬间反应,速算啊!
那么所有的这种东西其实都可以,总下象棋的人,还有围棋的人,眼睛一闭就下盲棋。
“咱多印点日历吧!现在造纸工艺提上来了,成本降低,一本日历三五文的,咱们有利润,百姓也能买得起。
日历上带拼音,正好明年将士过去教,别处的小孩子都能跟着大人学一学。
然后再画个太极八卦图,后天的就行,看着挺有意思的,或者写生活小常识。”
朱闻天之前就说过要印这东西,不过一直没实施,现在考虑版面设计。
第771章 日历铅笔伪阳虚
“在报纸上写不行吗?”里长知道之后的运作,现在发行内部刊物,专门给学习们看,就是配合着进行百货商店业务的人。
许多学子不让朱元璋满意,就是因为时务策,不了解大明眼下的情况。
想要分析事情,首先得要得到足够的信息,然后进行延伸思考与论证。
人家当官的人本身就有渠道获取这些,然后教给自己的孩子。
许多寒门子弟,甚至连寒门都算不上的农家子弟,他们正常的书籍都要抄,买不到,买不起。
有人抄好了,别人再借到手上抄,抄的过程中就存在错别字。
这个都很不容易获得,他们又哪里有渠道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