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官员不错,聪明,知道使劲烧水泥修路,不然当地的降雨怕河水漫过路面后泥泞,那样耽误运输。
怀远这里没有煤炭,烧水泥的石头多,还有烧玻璃的石英石。
不过八公山的所在,对,就它东边的地方,煤炭特别多,正好开采完装船顺流送到怀远。”
朱闻天看着资料说话,现在没有淮南市的称呼,也没有淮北市的。
淮北有煤炭,却无法运到怀远,淮南正好旁边是淮河主流,必须路过怀远,还有比这更方便的运输条件吗?
于是村村修水泥路,顺便把明沟暗渠也修成水泥的,方便清理。
再给自己家的茅房的茅坑弄成水泥的,掏粪容易,顺便在田间地头修发酵池,不让孩子过去。
路修好了,他们又打算盖房子,用当地的花岗岩做地基,顺便还能把碎石头铺在其他的小路上。
气候好,又不缺水,适合种植、养殖,往外卖东西,路矿不好不行,现在努力修。
里长凑在一起看,赞赏道:“当地的人想法真多,不需要每年一个月劳役期,平时有工夫就去干活,自带干粮。”
资料上写了,各村的里长一看没有农忙,立即去找县里的官员,让官员调派工匠执导,村子的人去做。
衙门的人记下谁谁来了,干了几天,有人甚至干半天也记下,人家就有半天的空闲,回去还得喂猪呢!
百姓如此作为,县里的官员也负责,写题本向南京送,让那边在便民处贴单子,县里有什么东西,可以来收,价钱不高。
如此一来,怀远县的百姓卖东西多了,赚钱也多,回头继续养。
水泥烧制了用水力磨,水泥装船向下游送,下游有的地方没有石灰石和煤,正好买怀远的。
商人过来,自然带着本地缺的商品,在没有百货商店时,各村的里长带人统一采购,价钱比单独到县城买的低。“这便是村官和县官互动后的结果,整个大明都应该这般,而不是各种捞取个人好处。
回头研究研究,地方官员能够带领地方百姓赚多少钱,按照一定比例给他们发奖金。
比如说千分之一,从税收上能反应出来一些,收一万贯的税就额外多拿十贯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