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地形、关隘要道,成为了众人研讨军事战略的重要工具。
秦军将领详细介绍了大秦独特的军事制度,从征兵方式到军队编制,无不展现出严谨与高效。“大秦实行征兵制,凡适龄男子皆有服兵役之责。军队编制严谨,以伍、什、屯、百、千、校、军为单位,层层节制,令行禁止。”将领们一边比划着,一边讲解,各国军事代表们聚精会神地聆听,不时提出问题。
在战术运用方面,秦军将领分享了诸多经典战例。提及长平之战时,将领道:“此战中,我军先以坚壁清野之策,挫敌锐气,而后巧用奇兵,分割包围赵军。这不仅依靠士兵的勇猛,更在于对战场形势的精准判断和战术的灵活运用。”各国代表对秦军的战略眼光和战术执行力赞叹不已,同时也分享了本国在山地战、水战等不同地形和环境下的独特战术。
除了战略战术,军事技术的交流更是重点。秦军展示了最新改良的弓弩,详细介绍其构造、射程、射速等性能参数。“此弩采用复合弓臂,以坚韧的牛筋、竹片等材料制成,射程可达数百步,且精准度极高。”工匠们现场演示弓弩的组装与射击,引得各国代表纷纷上前仔细观察。各国也带来了自己的特色武器,如匈奴的弯刀,其刀刃锋利,弧度设计适合骑兵在马上劈砍;西域一些国家的短矛,轻便灵活,在近战中颇具威力。大家相互交流武器的制作工艺和使用技巧,气氛热烈。
为了让各国代表更直观地感受秦军的实战能力,在城外的校场上,秦军进行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实战演练。战鼓擂响,喊杀声震,秦军以各种阵法有序推进。鱼鳞阵中,士兵们盾牌相连,如鱼鳞般紧密,可有效抵御敌方箭矢和骑兵冲击;雁行阵则展开两翼,如大雁展翅,利于包抄敌军。演练过程中,秦军还展示了与战车、骑兵的协同作战。战车在前开道,碾碎敌方防线,骑兵从侧翼迅速穿插,对敌军进行分割包围。各国军事代表们被秦军的强大战斗力所震撼,不少人表示要学习秦军的阵法和协同作战技巧,以提升本国军队的实力。
在盛会的学术交流区域,仿佛是一场跨越国界的思想盛宴。来自大秦以及各国的学者们围坐在一起,围绕着哲学、科学、历史等诸多领域展开激烈讨论。
哲学思想的碰撞尤为精彩。大秦的儒家学者阐述了“仁政”“礼治”等理念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认为统治者应以德服人,关注民生,社会方能和谐稳定。法家学者则强调法治的不可或缺,“法者,国之权衡也。只有建立严明的法律制度,赏罚分明,才能确保国家的有序运校”道家学者倡导顺应自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