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南方农耕国家的贸易谈判同样面临挑战。在建立联合质量监督机制的细节上,双方存在争议。南方国家担心联合监督机制会过多干涉其国内农业生产和管理,对机制的权力范围和运作方式提出了诸多限制。大秦则强调联合监督机制必须具有足够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才能真正保障农产品质量。此外,关于贸易限制措施的解除顺序和时间节点,双方也存在分歧。大秦希望南方国家先取消对大秦纺织品和农具等商品的贸易限制,而南方国家则要求大秦先恢复香料等农产品的进口。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双方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深入研究联合质量监督机制的可行性方案,并就贸易限制措施的解除进行了详细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规划。经过多轮协商和沟通,双方在这些关键问题上逐渐达成共识,贸易谈判取得了重要进展。
在与西方商业城邦的谈判中,新兴贸易规则的制定是难点所在。商业城邦习惯了以自身为主导的商业规则,对大秦提出的一些保障自身商业利益的规则条款存在抵触情绪。例如,在商业信贷风险分担机制上,商业城邦认为大秦要求的风险分担比例过高,会影响其银行的利润。而大秦则认为,当前商业信贷风险主要集中在大秦商人身上,调整风险分担机制是必要的。此外,在期货交易的市场监管方面,双方对于监管主体和监管方式也存在不同意见。为了推动谈判进展,大秦谈判团队邀请了国际商业领域的专家作为第三方顾问,对新兴贸易规则进行评估和建议。通过专家的协调和解释,双方逐渐理解了彼茨立场和需求,在新兴贸易规则的关键条款上达成了初步共识,为贸易矛盾的解决迈出了重要一步。
6.2 军事对峙的缓和
随着贸易谈判的逐步推进,边疆地区的军事对峙也逐渐缓和。
在北方边疆,随着与游牧部落贸易谈判取得积极进展,双方的紧张关系得到缓解。游牧部落减少了边境地区的军事巡逻力度,撤回了部分前沿部署的骑兵部队。大秦也相应地调整了军事部署,减少了边境堡垒的驻军数量,但仍保持高度警惕,以防局势出现反复。双方开始恢复一些民间的交流活动,如边境互市的规模重启。这不仅为双方民众提供了交换物资的机会,也进一步缓和了双方的关系。同时,双方还加强了情报沟通与共享,共同打击边境地区的盗匪势力,维护边境地区的治安稳定。通过这些举措,北方边疆的军事对峙局面得到了明显改善,为贸易的全面恢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南方边疆在贸易谈判取得进展后,军事对峙也有所缓和。南方农耕国家与大秦都认识到和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