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国家大幅提高大秦丝绸、陶瓷等商品的关税,使得大秦商品在当地市场价格飙升,竞争力大幅下降。例如,新泻国联盟将大秦丝绸的关税提高了两倍,导致丝绸销量锐减。同时,他们还在国内大力扶持本土制造业,生产类似的商品替代大秦产品。西方商业城邦则利用其商业宣传优势,在国际市场上抹黑大秦商品,散布一些关于大秦商品质量问题的谣言,误导消费者。
贸易纠纷也日益增多。在贸易往来中,合同违约现象频繁发生。一些国家的商人以各种理由拒绝接收大秦货物,或者拖欠货款。大秦的贸易商在与百越海上势力的贸易中,多次遭遇货物被拒收的情况,理由是货物质量不符合所谓的“新标准”,但这些标准往往是对方临时制定且不合理的。此外,在贸易运输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一些国家的商船故意在大秦商船的航道上设置障碍,导致运输延迟,影响了货物的交付时间,进而引发贸易纠纷。
面对这些贸易摩擦,大秦一方面通过外交途径进行严正交涉,要求相关国家遵守贸易规则,停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向国际社会揭露这些国家的不良行径,争取其他国家的支持和同情。另一方面,加强对贸易合同的管理,在签订合同时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增加违约赔偿条款,提高违约成本。同时,优化贸易运输路线,避开一些危险和纠纷频发的海域,保障贸易运输的顺畅。
3.2 海上军事对峙
海上军事对峙成为竞争的又一激烈表现形式。
在贸易航线和海上资源争夺区域,大秦海军与周边海上势力的军事对峙时有发生。百越海上势力为了控制通往南洋的关键航线,在一些海域非法设立军事据点,对过往的大秦商船进行骚扰。大秦海军为了维护航线安全,派遣舰队前往该区域巡逻,并要求百越势力拆除非法据点。双方舰队在海域上形成对峙局面,气氛紧张。
新泻国联盟为了扩张势力范围,试图抢占一些对大秦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岛屿。大秦海军迅速做出反应,派遣战舰前往该岛屿附近海域,阻止岛国联媚行动。双方舰队在岛屿周边展开对峙,相互监视对方的行动。岛国联盟凭借其先进的战舰和武器装备,试图对大秦海军进行威慑,但大秦海军毫不退缩,坚守立场,坚决扞卫大秦的海上权益。
在对峙过程中,双方都保持着高度警惕,避免冲突进一步升级。大秦海军通过喊话、信号传递等方式,向对方表明大秦维护自身权益的坚定决心,同时也呼吁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然而,军事对峙的紧张局势给大秦的海洋贸易带来了极大的负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