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其中最不起眼的东西。
大部分东西,王多鱼都用不了那么多,所以要么送给学生或者是同学,要不然就是带回老家给亲戚了。
此时王多鱼听到刘德本炫耀这东西,他只是笑呵呵地夸了对方几句,没有戳破对方的小心思。
茶叶这东西,没什么稀奇的。
从健康角度来说,喝三十六度左右的凉白开最好。
闲聊两句过后,王多鱼直奔主题,开门见山地将自己的书本递给了他们。
刘德本、吕恭良和韩绝他们三人看到书本的时候,表情有点惊讶。
因为他们还以为是王多鱼要采购什么国外的著作,亦或者是他要发表的论文。
结果都不是,而是他自己写了一本书。
《大国崛起》!
“你这是写了一本历史书?”
“校长,你先看一看嘛,等你们看完之后,我再来跟你们说。”
说罢,王多鱼就先离开了。
他没时间陪他们闲聊,而且他们看样子应该挺忙碌的。
但刘德本却是开口挽留道:“多鱼,你的时间比较宝贵,你就说说吧,你到底要干嘛?是要出版这本书么?”
见状,王多鱼便道:“对,我想用哈工大的渠道帮我出售这本书,不过,我是想赚点小钱,所以这书不能是按照以前的那种固定稿费来发行,我需要稿税.”
目前国内的作家都是按照固定稿费,也就是千字十元左右浮动,还没上调多少。
此前王多鱼写的《雪城完结篇》,稿费单价这才有所突破,达到了千字十五元。
然而即便如此,王多鱼依然是非常亏的,大部分钱还是被京城文艺给赚走了。
要不然,周雁如老太太可不会每次见到他都是催他交稿,毕竟《雪城》系列确实太挣钱了。
“稿税?你不怕吗?”
吕恭良悚然一惊,刘德本和韩绝两人也是惊讶地连忙开口劝说。
尽管现在已经是八二年了,一切都以经济发展为主,作家的稿费收入也在提高,但是稿税依然是不可随意提及的话题。
以前当然也有过稿税,以鲁迅为例子,在一九一二年到一九二六年在京城的十四年间,总共收入四万一千银圆,按照当时两百银圆两千三百斤猪肉的物价,再按照我们现在一斤猪肉十元来计算。
那么鲁迅十四年的收入就是四百七十多万元人民币。
再例如一九五零年第一届全国出版会议规定:稿酬要在兼顾作家、读者以及出版家三方面利益的原则下,与著作家协商决定。
这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