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人类和进化野兽,一起打造的行星发动机项目!
重核聚变装置,研制之初除了要推动地球逃离太阳系外,就是为这些三阶王者在超脱成神后,拥有无尽的能源动力。
如此一来,他们就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神,不依附于任何存在的独立神明。
而在后续发展中,原本负责管理地下避难所、维护发动机正常运行的代理人,也就成了这一计划的实验体。
代理人通过不断改造自身,直到能够在体内融入核聚变装置,成为活着的人形自走行星发动机。
也被称作……行星级生命体!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当初耗尽全世界资源,所建造的一万座行星发动机,很可能在漫长的岁月中,已经被实验耗尽。
成为进化联盟高层,突破三阶上限,蜕变成神明的垫脚石。
而在有关发动机遗迹研究的最后面,还标注出北半球的一千座发动机地点。
不过大半都在沿海地区,也就是曾经的太平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地带,因为比起陆地,海洋附近方便开工和运输,同时还自带冷却。
原先旧时代中,核电站大部分也建造海洋附近。
大陆内部虽然有,却只有寥寥数个,还是为了供养地下避难所而专门打造的,主要目的并非推动地球流浪。
而北半球残余的行星发动机中,当年还能启用运行的,已经被三阶后期天王,以及后来的诸神瓜分。
但在神黎之战,和后来诸神之战里,这些发动机因为体型庞大,大部分遭受到严重损毁,只能拆卸下来当做配件。
最终当神诞之日后,世界大战平息,圣泉教获得了八座小型发动机,一座大型主发动机。
而北部巨企联合,传承自进化联盟,手里掌握着多达三十座,还能运行的行星发动机。
只不过随着时代变迁,它们已经成了各大移动城市的动力核心,不再是固定了底座的喷气装置。
同时运行功率,也随着需求的降低,维持着最基础的水平。
看到这,林风便想到了镇级战舰上的城级战舰。
而按照大助祭介绍,对应的灾害等级在灭城级之上,还有亡国级。
那么相应的,城级战舰上面,也应该还有最高等级的移动基地,国级战舰。
不过这种级别的移动物体,战舰已经不足以描述它的庞大恢宏,应该称作移动城堡才对。
估计直径能达到一公里以上。
同时配备核聚变装置,作为推动这座百万吨城市前进的动力。
而教会一共获得九台发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