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速度。
“这段时间,我们已经敲定了各方面的研究项目……从半导体原材料,到芯片设计、生产制造设备,都已经整理出来!”
“根据需求,投入相应的资金,做相关研究,攻克相关问题。”
比如,最底层的原材料方面,其实不用那么着急。
像光刻胶、晶圆这方面,虽然依旧很重要,依旧被卡脖子,但国内也有公司在做。
只不过没达到世界领先。
这些方面即便被卡脖子,也能暂时用一用。
现在,这方面可以投入资金,继续做研究和提升,继续追赶。
最主要的还是芯片生产制造方面涉及到的设备!
光刻机!
“这方面,夏科院、几个光学研究所、临海那边微电子公司有相关的研究……”
光刻机这方面难度,卓院士都要摇头。
一台光刻机,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一台高精密设备。
代表的是全球,各个国家最顶尖的技术集合体!
光刻机也他不是一家公司,甚至不是一个国家能搞定的。
阿斯麦,也只是一个组装工厂而已。
一台光刻机有上百吨,两层楼那么高,10多万个零部件,仅内部线缆拉出来,就有2公里。
一台光刻机需要40多个集装箱来运输。
一道光刻机三大核心:分别是顶级的光源(激光系统)、高精度的镜头(物镜系统)、精密仪器制造技术(工作台)。
光源是阿斯麦受过米国cymer;
镜头是蔡司提供;
工作台是德国公司提供。
整个光刻机,阿斯麦真正掌握的核心技术:不足10%。
这些代表着全球最顶尖的技术,让一个公司去掌控?
让一个国家去掌控?!
这还是只是光刻机内使用的技术。
更不要整个半导体产业链。
从原材料、设计、生产制造,多少技术没有掌握?!
反正就是要一个公司、一个国家,去挑战全球最顶尖的公司。
这谁不摇头?
卓院士也摇头啊!
如果只是某一方面还好。
整个半导体产业链,太庞大,太多问题需要解决。
“欢迎商教授加入我们星海半导体的研究……”
商兵华并没有直接入职星海半导体。
依旧是燕大教授。
只不过和星海半导体合作,带团队研究人工智能芯片。
除此之外,李易对卓院士道:“光量子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