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每年十七八万的移民规模来看,大概还需要六至七年左右时间。哥伦比亚是当前矛盾最突出的殖民区,当地白人民众不堪忍受压迫,不断的奋起反抗。
这里还有域外国家的暗中支持,比如北美的美国,相邻的委内瑞拉和秘鲁,由于历史渊源和其他因素,都会通过各种方式输送粮食武器,支持当地人的反抗。
闹得越凶,走向灭亡的就越快。
楚国对哥伦比亚的渗透更多的以经济手段为主,通过经济压迫和军事镇压的双重手段,将当地土生白人禁锢在社会底层。
哥伦比亚的华人家庭户数约为437000余户,总数超130万人,都被登记为华裔,占据社会的主流人群。
由于时日尚短,哥伦比亚华人家庭新出生的孩子都是没有纳入统计数字中。
必须得承认
军事占领哥伦比亚后,楚国在国际舞台上承受了一定的压力。
尤其是美国上蹿下跳,在柏林会议上也提出了哥伦比亚问题,表现的极为愤慨,强烈抨击楚国占领军的不人道行为。
楚国同样也没有闲着,在柏林会议上针对美方的大规模屠杀印第安部族问题提起控诉。这造成了约400至500万印第安人悲惨的死去,构成了事实上的种族灭绝罪行。
反观楚国方面就非常注意,只不过是楚国移民娶了一些白种女人,没有强迫,双方自愿,这又犯了哪个天条了?
至于叛乱的哥伦比亚人那就更不用说了,武装镇压没毛病。
从哪个角度来看,美国都是更需要谴责的一方。
再加上英国的推波助澜,拉偏架,让美国人在柏林会议上好好出了个大丑,那股子愤怒就别说了。
不得不佩服英国人的老谋深算,在中南美洲问题上,英国人不时地烧上一把妖火,将楚、美两国顶上了对抗的前线。
英国人则可以左右逢源,极大地增强了在中南美洲问题上的话语权。
从某种程度来说
这是在中南美洲实现了“区域平衡”,而这正是英国外交的核心精要,如同欧洲的“大陆平衡”政策一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楚王郑国辉纯粹是将计就计,借着英国纵容楚国在中南美洲扩张的倾向,不知不觉中已经吞并了中美洲四国,掌控了南美洲的哥伦比亚。
在哥伦比亚全面推行国文教育,城隍庙和宗祠遍地开,庙宇道观不断的出现,形成了典型的华人社会结构。
在公共场合禁用西班牙语,禁止天主教堂用西班牙语传教,但可以用国文传教,禁止教会学校教授西班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