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等。”曹化淳指了指摆在窗边的条凳。然后便展开卷轴。
“是。”
光禄寺报预算的依据有两个,一是上年采买食材类目及数量,二则是京师现在的物价。
太祖时,光禄寺额定的最高年年支出为二十四万两。但到嘉靖时,光禄寺的正常年预算就攀过了三十万两。
而万历四十七年,报司礼监批准的预算,是白银三十九万八千九百五十二两。几乎突破四十万两。
不过,这笔钱不是光禄寺的真实开销。因为尚膳监在核对的过程中,会将光禄寺报上来的预算增扩一成左右,这是通行的惯例。
但尚膳监又怎么可能独自吃下多出来的款子呢。果然,在卷轴平展至文末的时候,“图穷而匕首现了”,二十张一千两的巨额宣昌记银票,暴露在了曹化淳的面前。
这笔钱不是王体乾孝敬给曹化淳的,而是尚膳监孝敬给整个司礼监的,曹化淳只是代收。分配的工作只能由司礼监掌印太监做。所谓大头小头,上下都有。这笔钱如果正常分润,到提督太监手里,大概能有一张。
见曹化淳毫不避讳地收起银票,王体乾松了一口气。他听说,东厂似乎领了什么差事,要整肃内廷。不过这样看来,就算不是谣言,也是雷声大雨点小的事情。只要司礼监还照旧收钱,那再怎么整肃也就那样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