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来人了。还真他妈的会挑时候。”老驿丞听见动静,放下碗筷,然后撅动屁股顶开条凳,站起身来。
“贺老,您坐着,我去吧。”一个已经吃好了的年轻驿卒也跟着站了起来。
“呵。驿符上的字儿你认得全吗?”姓贺的老驿丞睨了那个驿卒一眼。然后自顾自地走了出去。
“嘿嘿。”年轻驿卒憨笑两声,还是跟了上去。
“嚯!这么多人!”光听动静贺驿丞便能够料想到这是来了不少人。但是看见乌泱泱的二十多号人马,他的眉头还是皱了起来。
“二十四个人,二十四匹马。过夜。”这次行动,陆文昭一共调来了两个小旗,算上他自己和卢剑星拢共二十四个人。
贺驿丞老眼昏,等一众汉子走到近前下马,他才看清这帮人身上的衣着打扮。贺驿丞见领头的汉子戴着竹制的斗笠,披着防风抵沙的灰黑色麻布披风,披风里贴着一件磨损严重的粗布袍。心底不由得升起一阵鄙夷与排斥:他娘的!又是来蹭驿站的刁民恶奴。
一般来说,官员在衙门以外的地方,是不会随时把造价高昂的官服套在身上任由它随意磨损的,尤其是在长程远跨的路上。他们会在到地方之后,再把官服拿出来换上以表明身份,减少麻烦。虽然常例如此,但除了那些出身寒微的新任县官和低级武官,来驿站歇脚的官员们通常也是坐轿,而不会自己骑马,更不会穿着一身粗布烂麻。
“拿驿符来验。”贺驿丞毫不客气地摊手说道。
“拿去。”陆文昭把缰绳递给卢剑星,然后从怀里摸出一块用上等绢布制成的特制文书递给驿丞。
理论上,大明的驿站是只许官差使用,而不允许个人使用的。有鉴于元代驿站被大量私人滥用以至于耽误国家正事的情况,太祖制定了“驿符勘验”的制度。
所谓“驿符勘验制”也就是:符验皆用织锦文,具制词及船马之状,都司、布政司、按察司及诸卫,有急则给之乘传以行。
但实际上,这玩意儿易伪造、难核验。而且没品级不入流的驿丞,也很难拒绝各级官吏乃至官吏的仆从、熟人的用驿需求。因此从明中开始,驿符就被大量盗用或者滥用了。驿站也就成了有钱有势者侵占国家资源的重灾区。
“嘁。”贺驿丞接过那块绢布,细细查验起来。
只见正面盖着兵部车驾清吏司的印,并写着:
皇帝圣旨,公差人员经过驿站,持此符验,方许应付马匹。如无此符,擅便给驿,各驿官吏不行执法徇情应付者,俱各治以重罪,宜令准此。泰昌元年,正月十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