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也没有纠正,而是四平八稳地说道:“卿等平身。”
“谢万岁。”三人一齐起身。但仍旧垂着脑袋。
“都别低着脑袋嘛。”庄严高远的声音仿佛突然有了温度。“既然进宫来了,至少也让朕瞧瞧你们的模样儿才是。”
“是。”秦良玉抬起头,发现皇帝微笑着正打量自己。她的眼神和皇帝的视线对在一起,但是下一刻,她便很自觉地将视线给撇开了。
眼神交错之间,秦良玉看见在危坐着的皇帝身边,还站着两个穿着赤色蟒袍的太监。两个太监的鬓角都飞着白发,显然是上了岁数。她猜测其中某一个应该是今上最信任的大太监王安,至于另一个,她就猜不出来了。
“你还是头一个在朕的面前自称‘臣’的女人。呵呵。”朱常洛呵呵一笑,接着亲切地说道:“这很好,这很好。”
“.”秦良玉不知道该怎么接茬,只好呆呆地愣在那儿,憨憨地陪着笑了两声。
“你们是四川人,在北方住的还习惯吧?”仿佛是为了解开秦良玉难以接话的尴尬,朱常洛又道。
“蒙皇上挂念。还算习惯。以前征朝平倭第一次来北方的时候,才是真不习惯。”秦良玉答道。
万历二十五年正月,倭寇第二次入侵朝鲜。当月,朝鲜当局派遣使节来宗主国请援。二月,大明复议征倭。七月,时任石砫宣抚司宣抚使马千乘携其妻秦良玉奉命援朝抗倭。万历二十七年,倭平,马千乘又奉命自领白杆兵三千从征播州,而秦良玉则别统精卒五百裹粮自随。
“习惯就好。”朱常洛微笑点头。
秦良玉觉得现在正当是谢恩颂圣的时候,于是又主动地跪了下去。“臣叩谢圣上慨解内帑,赏银犒军。”见秦良玉跪了,她的兄弟便也跟着跪下,把谢恩的话又重复了一遍。
“嗯?”朱常洛愣了一会儿。过了好几息才想起,年前李汝华从自己这里要走了一笔银子,说是要犒赏北上援辽的客军。到现在,他连当时给了多少钱都想不起来了。只记得有这么个事儿。
“卿等不必多礼。川、黔地方的土兵和九边、浙江、湖广等地的客兵一样,都是保我大明江山的忠义之师。更何况地远师劳,稍有馈赏也属当然。你们还是起身说话吧。”朱常洛对他们这番主动道谢还是颇为满意的。
“谢圣上。”秦良玉又领着秦家兄弟磕了个头。
等三人起身,朱常洛便将视线投向秦家的长子秦邦屏,并开口说道:“听说你们的父亲秦葵是明经出身的?”
“回回皇上的话。先父确实是重庆府忠州的秀才。”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