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段,杨涟看见鞑靼人正在全副武装的明军的监督下往泥土里插削尖了的木头桩子。
“祖复宇,拉我上去。”杨涟不打算再继续走下去了,于是抬头大喊一声。祖大寿立刻将缰绳递给旁边的亲兵,并趴在堑沿,递出手去。“中丞。”
鞑靼人听见喊声,往这边看了一眼,但并没有过多的动作,就继续施工了。
杨涟和尤世功先后上到地面。站稳后,杨涟拍了拍袍服上的湿泥。又问道:“沈阳的口粮是怎么放的?”
尤世功顺着他的眼神,看向劳作中的鞑靼人。说道:“上工的能吃饱饭。不上工的就老弱妇孺就只能减等领食。”
“嗯。这是对了的。不必优待他们的,至少现在还没不必。”杨涟满意地点点头。他完全同意熊廷弼对鞑靼人的看法,辽人尚且暂不可用为兵,何况鞑靼逃民。
“您要去鞑靼营地看一看吗?”尤世功主动问道。
“今天就不了去。先回去”杨涟突然想起了什么,于是转过头问道:“你们没在鞑靼营中屯粮吧?”
尤世功摇头说:“没有。按照经略的布置,我们只在安置营中贮了三天的米粮。而且收缴了他们所有的铁器和牲口,每天下工之后还要收缴工具。等第二天打开城门上工时才又重新分发。”
“很好。进城去衙门吧。”杨涟跨上马,和一众骑将骑兵沿着堑壕沟渠之间的留径,朝城门的方向缓速过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