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瑞越发怀疑面前这个该死的奴仆贪了自家的银子。
李来财一想起这个事情就难受,他总感觉自己像是倒了什么大霉。“小侯爷。圣上派去辽东犒军的使团携带了大量的布和绸缎,辽地的各级军官都收到了,根本就没有再买好衣料的需求。”
皇帝给的实物赏赐并不算特别多,但足以在短时间内冲垮辽东一地,上等衣料那基于“供小于求”的高价格。
“劳军?”李国瑞明显愣了一下。“什么时候的事情?”
李来财很想指着李国瑞的鼻子骂他商业情报收集不到位。但话到嘴边,他又只能斟酌用词,小心翼翼地说:“小侯爷,这个事情应该是秘密进行的。小的也是正巧碰见了使团才知道.”
“老子问的是什么时候,”李国瑞不领李来财的情,或者说他根本没意识到李来财这是在给他找补。他趁着扶手站起身,一脚就把李来财给踹倒了。“你他娘叽叽歪歪地扯什么呢!”
李来财实在记不得具体是哪天了,他赶忙跪直,磕头如捣蒜。“出关的时候,出关的时候!”
李来财很委屈,他在路上碰到钦差使团,并得知使团不仅带了银子还带了衣料的时候,立刻就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于是强令商队加快行进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就抵达了广宁,但早在他抵达广宁之前,使团犒军的消息就已经传遍辽地了,绸缎、布根本不可能以李国瑞期待的价格卖出去。
“那粮食呢!”李国瑞又躺了回去,这让李来财稍稍松了一口气。“你不是说鞑靼人受了灾愿意买粮食吗?怎么粮食也卖不起价?”
“侯爷。”李来财说道:“这就是小的要去海州的原因了。”
“怎么说?”李国瑞揉了揉自己的腿,仿佛刚才踹李来财的一脚反倒让他受伤了。
“每个城市的市场都是一个定价,若是在广宁卖粮,每石粮食只能卖到三两银子。卖给谁都一样。”李来财简直想要在李国瑞脸上吐口水了。“而在海州却能卖到三两五钱。”
自那次罕见而异常的粮价暴涨之后,辽东地方就开始在经略行辕的统筹以及巡抚署的指挥下,开始实行严格的官府定价与灵活的粮食籴粜了,为了鼓励商贾把粮食运去海州,乃至更北、更东的地方。整个辽东实行了严格的阶梯式定价管制,放在辽西,就是没有一座城能以高于海州的价格买卖粮食。
一般来说,由于辽西离关内更近,所以粮价本就比海州要低。因此这条政策几乎只在广宁被触发过,而触发它的正是蒙古人。当蒙古各部拿着最近赏赐和经年积蓄的银两来广宁买粮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