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真。愿陛下曲赐优容,臣等即传谕寺卿,令于仁去位可也。”帝乃颔之。
申时行等人虽然保下了雒于仁,但皇帝陛下仿佛是开启了什么奇怪的灵智。此事之后,神宗一旦遇上自己不喜欢的奏疏,便一概照例永远不报。
保下雒于仁后,申时行等人就此离开。可离宫的路都走到一半,皇帝却突然派太监追止了四位辅臣。并告诉他们,皇子已经到毓德宫啦,先生们回来见一见吧。
四辅臣回到毓德宫,皇长子和皇三子亦俱至。四辅臣只见,皇帝携皇长子拥树膝前,眷爱特至,无纤芥可疑,遂稍释疑心。但这番召见之后,皇帝并未册立太子,也没有让皇长子出阁读书,只是说已让太监教皇长子识字。之后,辅臣们上的诸多“请定出阁吉期”奏疏,皆留中不报。
万历四十四年,毓德宫改名永寿,原因已不可考。
从乾清宫到永寿宫,走月华门直去西六宫是最近的。但走月华门就要先过乾清门,进入乾清宫院落,再走月华门。大多数时候,各门虽然照常开启,但并不允许随意穿行。想要穿过这些便门,必须得到大太监乃至皇帝的首肯。史辅明就是拥有这一权限的大太监之一,但他并未给自己的干儿子这个便利。即使史方达是奉他的命令,去给两位娘娘送赏物。因此,史方达只能带着两个手捧赏物的小黄门先原路离开乾清门,再绕远路兜一个大圈去永寿宫。
当他带着赏物来到永寿宫的时候,美人文婧和永寿宫的领班女官孙典正,正带着几位跟班伺候慎嫔米梦裳和美人文婧的宫女,站在前院的槐树下默默地等待着。
在米梦裳封嫔,诸美妾封美人之前,永寿宫是没有额外宫女的,因为七美妾自己就是伺候米才人的宫女,并被一个姓刘的老典正管着。若不是米梦裳在皇帝跟前为姐妹们婉转求来了这一并不十分尊荣封号,诸美妾多半直接就被司礼监划做伺候慎嫔的下人了。册封之后,七美人也成了主子,和慎嫔一样都分得了伺候起居的宫女,为了避免主仆颠倒的尴尬,永寿宫的领班女官刘典正也被换成了孙典正。
早上离开乾清宫的时候,文婧和米梦裳并未一同回到永寿宫。刚出乾清门,米梦裳就坐上了一抬专属于西厂的抬舆,在一队下属宦官翼护下,直接去了西厂稽查局。如果只看队伍的人数,那么整个泰昌后宫,只有两贵妃比得上米梦裳的排场。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文婧只能和一个跟班的宫女一起,徒步走回永寿宫。
史方达及两个小黄门一跨过永寿门进入前院,立刻就引起了众女的注意。不用问,众女见两个小黄门的手上各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