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儿还在查,”收起明黄色的皇帝常服之后,王安又抖开一件更为宽松轻便的黑色龙袍,将袖口对准皇帝的双手掏套了上去。接着,他又绕到皇帝的身前替他系带子。“还得过些时日才能知道。”在王安说话的这会儿,东厂的探子已经开始往清华园里渗透了。
“嗯。”朱常洛拿起史辅明端来的纯黑乌纱翼善冠,将之扣在自己的脑袋上。“养心殿那边准备好了吗?”
“都准备妥了。”王安回答道。
“很好。”朱常洛点点头。“通知四夷馆。让他们今天下午就把林丹巴图尔的使节带到养心殿来。让朱由校也来。”
“是。”
————————
嘉靖十六年,为了方便修道炼丹,“太上大罗天仙总掌五雷大真人玄都境万寿帝君”朱厚熜在西六宫以南新建的大殿落成。大殿落成后,万寿帝君取《孟子》“养心莫善于寡欲”中的“养心”二字为大殿命名。不过,嘉靖皇帝并未久居于于此。因为嘉靖二十一年,“壬寅宫变”之后,皇帝便移居西苑,几乎永远地离开了紫禁城这么一个伤心之地。
泰昌元年,二月二十一,午休之后,皇帝带着皇长子在养心殿接见了蒙古左翼三万户大汗孛儿只斤·林丹巴图尔派来的使节,孛儿只斤·阿穆岱鸿台吉,俗称脑毛大。
这次接见的规格很小,除了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和板着脸坐在小凳上皇长子,就只有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魏朝,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范济世,承担翻译工作的鸿胪寺左寺丞李可灼,以及一些随行记载的人员。
按例,在接见外藩使节的时候,当有礼部官员在场。但因为礼部尚书徐光启仍在贡院阅卷,左右侍郎又都空缺,礼部大印由吏部尚书周嘉谟代掌。所以礼部的职差便一下子滑落到了礼部主客清吏司主事虞德隆的肩膀上。
这是阿穆岱鸿台吉第一次进入紫禁城,也是他第一次面见面见大明的皇帝。北京的繁华和紫禁城的巍峨雄壮,让这位在草原上住了一辈子蒙古的贵族感到惊异乃至惊骇。在此之前,他见过的最大的城市,就是左翼三万户与大明的贸易窗口广宁城。在他看来,广宁城已经很大了,其市井繁华,商贾云集,比林丹汗兴建的新都城察汉浩特要大得多。可整个广宁城,还不到皇城的一半大,就更别说京城了。
但即便如此,阿穆岱鸿台吉还是没有向皇帝行那种复杂的大明式君臣大礼,而只是向皇帝行面见林丹汗那样的礼仪。并呼道:“呼图克图汗使臣,孛儿只斤·阿穆岱鸿台吉拜见大明皇帝陛下,皇太子殿下。愿腾格里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