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仗局一直是魏朝在管。旧制之下,魏朝从兵仗局的账面上虚报了不少人工耗费用好上下打点,左右孝敬,也顺便充实一下自己的小金库。但他的良心到底没坏,没往死里刨大明朝的墙角,因而兵杖局的整体武备并不废弛,只是造价相对较高。熊廷弼带着北上的京军,西厂执行局、东厂番役局的新募兵,以及最近几批援辽新募兵的武备都是魏朝任上打造的旧库存。
“还有多少库存?”王安问道。
提督兵仗局军器库的宦官就在队列里,不过这个问题曹化淳知道,也就直接说了。“扣除这一批。还有刀枪、剑戟、鞭斧等共四千七百四十二把,各类火器四千九百二十四支,各类盔甲五千九百五十五副。没有大炮。现有库存远远低于额定库存数。”军器库各种武备的额定库存量都是以万为单位的。
“加紧生产,日夜不停,尽快补足差额。”王安下令道。
“各类材料库存不太够了。尤其是铁和铜。”曹化淳说。
王安说道:“走提款流程,拨款给工部让他们采购就是。”兵仗局只负责生产和储存,原材料都是工部准备的。
通常情况下,工部会定期划拨节慎库的库银采买材料,以补充兵仗局的原料库存。但最近几年,包括工部在内的各外部库银要么被户部居中划走充作辽饷,要么就是被先帝拿走用来“助益大工”了,根本没多少存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让工部按内廷的计划提供原料,就必须拨银子出去给工部用。
“是。”曹化淳应道。
————————
“都散了。”
“奴婢告退。”
又报了几件杂事之后,曹化淳摆手将一众随行宦官斥退,而他自己则仍然站在王安身边。待宦官们都离开大堂,曹化淳便从架子上拿下一本小册子递给王安。这是厂卫的提报。
“先捡要紧的说吧。那些流水账等会儿照着抄就是了。”王安说道。
“是。”曹化淳翻开册子,念道:“锦衣卫提报。近一个月内,京里陆续发生多起出宫中人受诈案件。部分中人受害严重,被骗光所有钱财,选择自尽。目前,锦衣卫东书房正联合顺天府署共同追查嫌犯。根据受诈者的口供,经办官员判断,此案或许牵涉宫中的在职宦官,故锦衣卫提请司礼监在内严查。”
念完,曹化淳又递给王安一份问讯记录。“干爹,这是受诈者的口供。”
“嗯。”王安接过问讯记录,边看边问:“这个郑士毅就是惠进皋在顺天府署偶然撞见锦衣卫缇骑?”
“是他。”曹化淳应道。“郑士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