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拉了出来。“也就是要给鞑靼人发首功赏?”
“对!”王安点头道:“你可以这么理解。”
“那他们不会靠一些假人头来滥竽充数吗?”在曹化淳看来,这帮鞑靼人就是一群只会烧杀抢掠而且毫无信用的野蛮人。
“不知道,检验人头是文官们的事情。”王安耸耸肩。“你就甭操那个心了。”
“干爹说的是。”曹化淳点点头,最后问:“要运多少银子给那三个支行做准备金?”只有见到盖着司礼监本部大印的批文,银行和内承运库才能开库放款。一般这种批文,都是曹化淳亲笔拟写再交王安盖印。
“一百万两。”王安说道。
“一百万!这么多?”曹化淳惊了,到目前为止,整个银行系统提走的银两和领到的银票加起来也没有一百万。
“嗯。”王安的语气依旧平淡。“三十万两现银,每个支行各给十万两作为储备银。剩下的七十万两给银票。广宁、海州各二十万、盖州三十万。”在朱常洛的计划里,这些银票将渐渐地把辽东地方过于富余的现银给置换出来。
“是。”曹化淳应道。“儿子这就去安排。”
王安看了一眼天色,又掏出怀表看了看。“还是先吃晚饭吧,时候也不早了。”
————————
次日清晨,天津中卫,漕运码头。
天津巡抚孙承宗、内官监杂造局右局副金忠、工部营缮司郎中米万钟、户部管粮主事鹿善继、巡抚标营游击茅元仪、以镇抚司镇抚使代掌本卫印务神正平,和一众中卫军官正站在码头的最高处,静静地遥望着鳞次栉比的大小船只。在他们身前的一隅,还有列队排立的巡抚标营第一部第一司的五百官兵。他们都是来迎接返程钦差的。
早在昨天下午,天津当局就收到了来自沧州的小船快报,得知南下抓人的锦衣卫已经过境,即将抵达天津。所以一大早,孙承宗就带着人候在了这儿。
这次接待的规格相当高,从巡抚本人到宦官再到千户所的千户,孙承宗相当于是把整个中卫能找到的中高级官员全部拉来了。
对此,大家也都没什么意见。卖锦衣卫一个好,也算是给自己结善缘。更何况,他们当中的好些人,还指着这些锦衣卫放他们一马呢。
“中丞,您看!”茅元仪指着视线尽头的一艘官船,喊道:“那艘船,挂着锦衣卫的旗帜。”
“哪艘船啊?”尽管孙承宗还没到老眼昏的地步,但他到底也是快六十岁的人了,视力明显没有茅元仪这个三十不到的小伙子好。而且茅元仪指着的方向可不止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