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清军与北返
所谓鼎力协助,其实也就是这些硕果仅存的中卫武官,按照孙承宗下发的抚台宪牌执行清军,亦即按照军籍册清理军户,以补充缺额严重的卫所兵。
从洪武年间开始,全国各地便有许多卫所军户逃离本籍,这显然是违法行为。为了保证卫所军士满足定数,朝廷便会派遣卫所军官前往勾取逃军。但卫所军户的待遇实在太差,世袭的卫所军官也普遍不做人。到后来,逃军越来越多,就连派去勾军的队伍也开始出现逃跑的现象。
为了大规模补充卫所缺额。个别的勾军也就变成普遍的制度性的清军。宣德三年正月,上从行在兵部,也就现在的北京兵部之奏请。命推举给事中、监察御史等十四人,前往天下清理军伍。之后,宣德六年、七年,又两次遣人清军。至正统年间,清军御史的派遣成为制度,定期更代。到四十七年前的万历二年,朝廷颁布法令,将清军御史的职责并入巡按御史,不再派遣清军御史。这就是卫所糜烂,逃军不断,但卫所制度仍然长期固存的原因。
当然,将清军御史的职责并入巡按御史,不等于只能由巡按御史执行清军。孙承宗从皇帝那里得到的敕书里明确写了,他这个天津巡抚有督理天津军务的职权。所以他下令清军并不算越权。
而孙承宗之所以会在明知朝廷将要裁撤天津三卫,并三卫为一府的情况下仍旧下令清军补充卫所军额。除了尽快补足巡抚标营员额的考量以外,还为了恢复天津的军屯,并为接下来的营城造港储备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如果光靠雇佣,看天津码头上那个日均三、四分银子一个的劳动力价格,那十几万两银子的赃款可经不住他造的。不能再向皇帝要钱了。
神正平闻言,先是愣了一下,接着举起酒杯先后向孙承宗和茅元仪敬去。“哪有什么鼎力协助,咱们这些粗人,无非是照着孙中丞和茅游击的指示做些分内的事情罢了。”
“神镇抚过谦了,”孙承宗并不想一杆子把人打死。而且这段时间,卫所的武官们也确实都很听话,就算用言听计从、如臂使指来形容也毫不为过。如果可以,他是希望能把这帮人留在天津继续办差的。要是给他换一批人来,他还得时间、心思与他们重新磨合。于是,他也举起酒杯,接茬为神正平说话。“孙某人初抚地方,没有本地官吏的协作是不可能这么就快理顺地方民情,并与钦差接洽的。神镇抚,诸位千户,孙某人也借这个机会敬你们一杯。”
陆文昭心思灵巧,又怎么会不明白孙承宗的暗示。于是,他也就一改先前的冷淡,顺遂地接上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