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逍遥小说网 > 泰昌大明 > 第379章 漕运的终点

第379章 漕运的终点

第379章漕运的终点

通惠河,始建于元代,是通州与京师之间的漕运血脉,也是一条见证了诸多历史的沉默长河。

至元二十八年,为解决漕运及大都水源问题,元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仪器制造家,太史令郭守敬,向皇帝忽必烈提出了开发大都运河的规划。

史载,帝览奏,喜曰:“当速行之。”

于是复置都水监,命郭守敬以太史令职领都水监事。

至元二十九年春,运河工程动工。在郭守敬的领导下,士兵、民夫、工匠等共计两万余劳动者了一年多时间,凿通了由通州到大都积水潭之间的运河。

至元三十年,已不久于人世的至元皇帝忽必烈自上都回到大都,路过积水潭,见其上“舳舻蔽水”,大悦,亲赐名为通惠河。

七十四年后,至正二十七年,十月。本朝太祖朱元璋向天下颁布《谕中原檄》,打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旗号正式宣布伐元。

至正二十八年,亦即大明洪武元年,闰七月二十三日,明军抵达直沽。二十八日夜,至正皇帝妥懽帖睦尔抛弃大都,与皇太子、后妃及一百多名大臣出奔上都。八月二日,大都陷。元朝在中原的统治宣告结束,北元时代开始。

从吴王称明帝,大元改北元这年,一直到永乐皇帝朱棣决意迁都北京的几十年间,漕运一度废止,通惠河乃至整条京杭大运河也都被废弃。

元代通惠河挖通后,漕运水道一度能直通大都城中的积水潭。但宣德七年,宣宗皇帝朱瞻基改建行在城,将元大都南城墙南移至崇文门、正阳门一线,并把积水潭的大部分圈入皇城。行在城内不再通航,漕船亦不能驶入城内。

由此,通惠河或者说京杭大运河的终点,便由积水潭改为了惠通河的“头闸”也就是大通桥下。

嘉靖六年御史吴仲在巡视通仓后,上疏提出疏浚通惠河并对闸坝进行改造,得报。嘉靖七年二月,工程启动。三个月后,疏浚工作和闸坝改造工程竣工。

吴仲的疏浚工程完全依照二百三十五年前元朝郭守敬的引水路线,广收北山、西山诸水,截引沙河、榆河,使通惠河水势大盛,漕运畅通。除漕运船只不能直接进入积水潭而改泊大通桥下外,其他基本恢复了元朝时期漕运的盛况。

经过吴仲整修之后的大通桥是一座三孔石桥,桥洞为拱形,桥墩为尖形,以利分水。在四个桥墩的侧壁有垂立的石槽,可以在石槽间插入木方子挡水。插入木方子后,大通桥立刻就能变成“大通闸”。

大通桥桥上,身着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万国之国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