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缉拿要犯。”“哪一卫的谁?”一轮顺着话题下来,孙承宗的第一反应还以为是某个卫官在他看不见的角落,行了什么苟且之事让东厂的人给逮住了。
“北塘,饷部。”孙月融缓缓吐出两个词。
“饷部!”孙承宗一惊。“李侍郎怎么了?”
孙月融卖了一小会儿关子,才道:“他老人家也没怎么。只是这个案子发生在北塘,跟饷部的差事有关。”
孙承宗眼角微抽动。“孙掌班说话还是提纲挈领啊。”
“孙中丞谬赞了。”孙月融摆手道。
孙承宗摇头一笑,仿佛在看调皮的学生。“来人!”孙承宗朝着门口的方向唤了一声。
“老爷。”不多时,孙燧推门走了进来。
“去签押房,送米郎中和鹿主事回去。”孙承宗在心里默默地叹了一口气。虽然孙承宗至今都还没有去过北塘,但他的本能告诉他,孙月融要讲的事情绝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明白的。
“是。”孙燧又退了出去,默默地将门给关上了。
————————
“孙掌班,请讲吧。到底是什么案子。”门一合上,孙承宗立刻就发问道。
孙月融点头开口,但接上的话却是一个反问:“孙中丞知道圣上召李饷部进京的事情吗?”
“知道。”孙承宗说道:“因为兵备金复海盖四州的兵宪张宇衡上了一道奏疏,所以圣上召饷部侍郎李酉卿进京议事。”
“哦?”孙月融有些意外。“您老这么了解这件事情啊?”
“当然了。保举张宇衡去辽南兵备金复海盖四州的荐章上有两个人名,其中一个是我的。”说着,孙承宗似乎悟出了点什么,于是补充道:“我还和他讨论过那本奏章中的内容。”
“请求圣上下明旨令饷部更改航线的主意是您给他出的?”孙月融不由得坐直了些。
“这倒不是。我赞成他的想法,不过这确实是他的想法,而不是我的。”孙承宗并不自居功劳。
“您清楚这个事情,那不才也就乐得省了解释的功夫了。”孙月融开始喜欢这个老头儿了。“圣上很重视张兵宪的奏请,也不愿回头追究李饷部的懒政之失,但有人为了一己私利,想要破坏这条航路。”
“制造漂没?”孙承宗问道。
“这您老这都知道!”孙月融惊讶道。
“我不知道,但能猜到。”孙承宗说道:“陆运有耗羡,水运有漂没。除了让漂没看起来多于耗羡,再以此为据请求圣上恢复旧法,乃至劾罢张宇衡。我实在想不到还有什么别的方式,能阻止一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