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李来财问道。行商这么久,他们还真没怎么给朝廷缴过税,
刘四爷叹了一口气,回答道:“当然是为了留下障眼的证据。如果以后被厂卫拿去询问了,这缴税的凭证就可以作为做辩解的依据。”所谓急中生智。此时的刘四爷,只觉危机四伏,而应对之策也如繁星般逐一浮现,纷纷涌入他的脑海。这样的感觉让他联想到第一次躲避追杀逃出生天时的场面。这使他开始坚信,这次也能像以前无数次那样逢凶化吉。
可是,在场的其他人却没有这样的感觉,他们只觉得恐怖。刘四爷的话音一落,饭厅顿时陷入了一片沉寂之中,只听得见逐渐缓慢的咀嚼和吞咽声。人们紧张地看着李来财,静静地等待着话事人说话。顺便,也在心中酝酿自己的打算。
“嗯”李来财模糊地应一声。就在大家以为他同意了刘四爷的提议之时,李来财又开口了:“可我们毕竟是家里派出来的,贸然回去总是不太好.”
“来财爷”听见这话,刘四爷的眉头一下子就皱成了川字形。
李来财摆手止住刘四爷,略有些心虚地移开了视线:“这样如何,你今晚写一封信,明天派人昼夜跑马回京,跟家里简单说明一下你发现的情况。在收到回信之前,我们这边就先什么都不做,南营炮台我也不去了”
在李来财原本的计划里,“联合商团”将在本月中旬,想法子让某条乃至某几条运银子的饷船的“漂没”掉。
而那些被他瞄上的银子,是一批来自内承运库的帑发饷银。这笔帑发饷银足有三十万两,将在六天的时间里分作六批共用十二艘船相继发出。在李来财看来,只要能使至少一艘饷船“漂没”,就能让朝廷清晰地意识到这条航路存在的“危险”。如果朝廷因此取消改道的政策,那他的差事就算是完成了。退一步讲,就算朝廷仍然坚持此道,他也能给家里弄到一大笔银子,这也算是“戴罪立功”了。
不过,饷船不同于粮船和货船。按照饷部的规定,粮船和货船只需派海防营兵登船随护即可出航,也就是说,他们只要能“搞定”那些随船而行的海防营兵,就能使得船只“漂没”,造成损失。而饷船则必有战船押护,就算他们买通了船主、船员,也没法子让饷船在战船的眼皮子下溜走。所以,他才会去拜访李为栋,请他让海防营配合自己。
即便李为栋已多次拒绝他,并摆出了一副不肯合作凛然的样子,可李来财并不因此失望,他有的是法子拿捏李为栋。贪污、空饷、器械腐朽,这些一眼可见的事情,东厂能轻易查到,他们也可以。李来财甚至已经做了打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