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说起:“事情发生在宫外。一开始是各城兵马司发现涉及寺人的异常死亡。最初,兵马司以为这只是普通的刑事案件,所以就将之上报到了顺天府署。在连着接到数份类似的报告后,顺天府署意识到了其中的反常,认为案件并不像兵马司以为那般简单,而是与内廷裁员一事有极大关联,于是便照例将案子报到了锦衣卫那里,希望锦衣卫能出面协助调查。”
“锦衣卫接到报告,便派东司房缉事百户郑士毅介入并主导调查。在东司房调查途中,又有报案人直接越过兵马司和顺天府署,将发现的事情捅到了巡城御史公署那里,都察院也下场了。再之后,有一个叫江驼子的寺人到顺天府署报案。说自己受到了诈骗,这是第一个主动到衙门报案的寺人。西厂也是从这之后,才奉司礼监的命令,正式在宫里展开了调查与抓捕。”米梦裳的记性很好,顺着时间顺序,简洁而全面地将案件的整个过程给捋了一遍。
朱常洛对这个案子的印象很浅,直到米梦裳说到都察院下场,他才反应过来,这些案子实际就是都察院上报“京师治安大坏”的依据。“也就是内外勾结,谋财害命?”
“是,皇上圣明。”讲述案情的时候,米梦裳一直在偷偷地观察皇帝的表情。到现在,她基本能够确定皇帝还不知道“九莲菩萨显圣”的事情。米梦裳心下稍宽,也收了现在就多嘴宽慰的心。
朱常洛问道。“都是哪些人做的?”
“很多,几乎每个衙门都有几个,加起来一共五十三人。案犯多是无官无衔的普通宫人,只有几个低级的管事儿,没有司级以上的宦官直接参与。但如果追究失察失职,那么还有这些人。”米梦裳伸手翻动那本结案意见稿,向皇帝展示名单。朱常洛一过眼,发现足足写了两页。
“金幼荣、杨汪、许孜锡、马滔、黄逸凡,这几个是主谋?”朱常洛指着那几个被拟判了死刑的人问道。
“回皇上。严格来说,这些人也算不得主谋。因为这些案犯并不来自同一个案子,而是来自许多独立的小案。他们三两成群乃至独立犯案,”米梦裳探出身子,靠近御案,伸出食指在一列姓名上划过。“只有内官监杂造局掌司金幼荣、御事监尚衣局典簿杨汪以及这些人有明显的串谋勾结、上下分工的事实。”
“独立的案子?”朱常洛轻轻地拍了拍米梦裳的手背。接着拿起奏本,翻到案情详述部分,快速地浏览了一遍。
朱常洛发现,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案子当中,虽然不乏偷窃、劫夺、谋杀,但还是以诈骗为主。而在诈骗案中,最常见的理由就是“可以钱通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