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殿的左侧角落竟挂着一套平平无奇的衣服,就在方从哲思考这套衣服的来历的时候,书屏后面传来了一阵开门的声音。紧接着,便是一阵不疾不徐的脚步声。
众人凛然,收回心思,将全部的注意力都投到这一阵越来越近的脚步声上。
不多时,皇帝朱常洛便在司礼监另外三名秉笔太监的簇拥下,出现了众人的面前。
朱常洛绕过书屏,来到御座旁。不等他落座,在殿的众人便已然跪定。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方从哲领衔叩首,高呼万岁。
朱常洛缓缓落座,并不立刻接话。直到辰钟敲过,并远远荡去,他才开口道:“先生们都起来吧。”殿试读卷没有那么严肃,皇帝的姿态和语调也就随意了许多。
“谢皇上!”皇帝可以随性,但臣子却不敢随意。方从哲等人还是一板一眼地谢恩叩首过后才从地上撑起来。
朱常洛也没什么要说的,直接宣布开始。“读卷吧。”“臣等谨领圣谕,为国择贤。”方从哲应了一声。紧接着,十七名同考官便按照早有的惯例,来到早已放满了答卷的左右朱案旁,装模作样地摆出评阅挑选的姿态。
不久后,十七名读卷官各自“择”出一份心仪的优卷,并带着这些优卷回到空地中央,装模作样地讨论了起来。
眼前的场景,不由得让朱常洛回想起今年正月,去南城先农坛举行亲耕礼时的样子。和眼下的演绎一样,亲耕也是一场具有高度象征意义的“戏”。而且还有真正的优伶戏子参演。
在正式举行亲耕之前,礼部会责成教坊司,选取优秀的优伶,扮演在坛场诸殿受祭的先农、太岁、风云、雷雨、五岳、五镇、四海、四渎和钟山诸神,而顺天府署也会召集下辖大兴、宛平两县的良农约二百人,作为观礼和参礼的演员。
一开场,是礼部和户部派出的两名官员牵牛,二百名良农中择出的两名耆老扶犁,而其他被指定的农民则携带各种农具,包括锄头镰刀、粪箕净桶等,在那一亩三分地里作出务农之状,等待皇帝降临。
皇帝本人当然不会使用一般的农具,更不会碰粪箕净桶这种腌臜之物。工部给皇帝准备的农具,全是漆金雕龙的样子货。要真用这种东西耕地,就算有所收获那也是赔本儿买卖。
当然,皇帝不必真正耕地。按照惯例,皇帝只需左手拿着牛鞭,右手抓着犁把,走在耕牛之后,跟着礼、户二部派来的官员和良家耆老在田里步行三次,就算是完成了亲耕的任务。
耕毕后,皇帝就只需要安坐在观耕台上,观看以户部尚书为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