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尽快找一个替罪羊,让皇帝宰了消气。
王安原本是准备再次冒着以身入局的风险,敲打崔文升一番的,让崔文升顺着他的心意往下办,但崔文升比他还积极,拿到李家父子的供词就要定案了,于是王安也就顺着崔文升的思路往下引导,并把自己隐藏了起来。只要黄克瓒这时候不吃撑了,主动把他和王安之间达成过默契的事情抖搂出来,那么王安也就全身而退了。
“也就是说,案子是李国臣作出来的?”朱常洛表情微变,不过他到底没有抬头。
“至少武清侯和小侯爷是如此指控这位李家大少爷的。”王安说道。
“此话怎讲?”朱常洛看完了那本索然无味的奏疏,简单地批了一个“知道”,然后他又拿过一本奏疏,继续阅读。
“武清侯和小侯爷的意思是,”王安结合着崔文升推测,杂糅着说:“这个李国臣素来狡诈奸猾,一心唯念夺嫡。搞出这样的事情就是为了激怒主子,好使主子对武清侯父子降下天怒。只要武清侯被废爵、小侯爷被废嫡,那么他就可以摇身一变,成为下一位武清侯。就算武清侯这一脉的世袭被废黜,那么他也没什么损失,反正这个富贵的爵位也轮不到他去继承。”
“有证据吗?”
“目前只有武清侯和小侯爷画押了的供词。不过东厂那边存有可以印证此说的早期记录。崔文升说,那些早期记录虽然不能直接说明李国臣筹划了此事,但也足以证明李国臣身边的奴仆,曾在京师各坊散布各式各样的谣言。甚至,还有人装作被东厂收买,有偿向东厂提供不利于武清侯父子的证言,好引导东厂的调查方向。可谓是一张嘴吃两边饭。崔文升那边已经派番子去抓这些人了。他们应该很快就能抓到人,并拿到确凿的口供。”
王安说完了,但皇帝却迟迟没有给出回复。王安不由得紧张了起来。
“你认可吗,”朱常洛放下手里的朱笔,抬头看向王安。“崔文升的调查方向?”
“奴婢觉得,这很可能就是真相了。”王安主动提起自己曾去过刑部的事情。“上次奴婢去刑部问案,李国臣坚持否认自己曾为大不敬之事,只说自己要正本清源,为他的父亲洗清那莫须有的罪责。但这李家从来不是一个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家庭,东厂早期拿到的多份供词也显示李铭诚对这个”说到这儿,王安顿了一下,急急地收起那些可能引起联想的描述。“.对李国臣很不好,就连去退避赋闲之后去清华园也不带着李国臣。李国臣主动顶罪是极不合理的。而武清侯和小侯爷的供词也算是佐证了这一点。”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