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广,天下有这么多合用的人才,有什么必要非得顶着舆论的压力用他这种满身争议的老将呢。皇帝保护他,更多的只不过是一种政治手段,或者政治表演。
皇帝陛下并不需要他,而是需要借着保护他,来定下整饬言路的政治基调,以全力支持熊廷弼的固守策略。这很高明,也很正确。不过却实在让李如柏深感沮丧。
李如柏沮丧地意识到,自己已经从枪杆退化成了旗杆,只需要竖在那儿,而不需要顶着枪尖去捅谁。
李如柏觉得自己的人生也就这样了,于是想写一本自传,或者回忆录之类的东西记述一下自己的生平。可是,李如柏的回忆虽然不少,但他的肚子里实在没屯多少的墨水。千头万绪涌到了笔尖,只剩了“难落笔”三个字。
可是,就算真写出来又能怎么样呢?波涛汹涌、热血豪情的前半生,落到终章恐怕也只能是笔锋倒转,写下“不战自退,圣明免死”八个字了。
失败,实在是失败!有时,李如柏真想像他那鲁莽的兄长那样,战死的进军路上,哪怕只有一个衣冠冢,那也是带着荣光的衣冠冢。
不过,如果时间真的回溯,李如柏又重新回到那大雪纷飞的战场,他还是不会硬着头皮,拒绝接受杨镐撤兵的命令,带着手下的人去换一个力战而死的美名。那不是什么支援友军,而是自寻死路。
“二老爷。”老亲兵小跑到李如柏的身边,轻声呼唤道。
“嗯,怎么啦?”李如柏也不站起来,就只是偏过头,用死气沉沉的眼神看向那老亲兵。“该吃饭啦?”
“吃什么饭啊,”老亲兵颇有些兴奋地说道:“有人登门,说是要找您。”
“呵,还有人登李家的门啊?”李如柏自嘲笑道,“谁啊?该不会又是锦衣卫和巡城御史吧?”从李如柏、李如桢先后因为辽事论罪以来,他老李家的门前就只剩下“冷落鞍马稀”了。最近一次被主动找上,就是巡城御史带着街道房的锦衣卫和兵马司的兵卒上门调查他家的常住人口。
“小的也不知道那些人是谁,至少带头的不是锦衣卫,而是一个穿仙鹤补子的老大人。”老亲兵摇头道。
“仙鹤!?”李如柏一下子就支棱起来了,他大喊了一声:“来人!”一品文官找上门肯定不是小事!
“二老爷。”很快就一个还算年轻的仆僮应声跑了过来。
“快快快,伺候更衣,”李如柏撑着躺椅的扶手,一个鲤鱼打挺就从椅子上摆了起来。“把我最体面的那身儿衣服拿过来!”
“是!”仆僮转身跑去,李如柏也跟着那仆僮朝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