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余地,那就战吧!
连续溃逃三日多,已经耗尽了轲比能的耐心与意志。谁胜谁负,还尚未可知。
九月的幽州天穹湛蓝,两支军阵隔着一里半远的距离,竟几乎在同一时间提速向前。
四百步、三百五十步、三百步……
两股沉闷的马蹄声,伴着秋日吹过两侧林莽中的细碎风声,渐渐逼近起来。
与魏军相比,鲜卑轻骑显然是更紧张的那一方。
骑兵接近一百步的时候,一名面孔稚嫩的鲜卑骑兵再也承受不住压力,右手勒住的弓弦的手指略一打滑,羽箭破空向魏军抛射而出。
有了这一箭作为开头,周围紧张中的鲜卑人惟恐落后,也纷纷将箭矢射出。而这个距离对于骑兵来说,确实有些太远了,马弓的射程还到不了魏军阵前。
射的过早,该到五十步再射的。
轲比能见状也无可奈何,行进中的骑兵军阵,与魏军离得这般近,临机指挥已不可能,只得硬着头皮扬起右手中的马刀,口中发出尖啸的呼哨声,鼓舞着麾下骑兵的士气。
三十步,二十步,十步,越来越近,姜维双眼冷静的注视着对面,几乎可以看清对面鲜卑骑兵脸上的惶恐表情。
姜维在左,曹爽在右,两股骑兵如同两柄尖锥一般,直挺挺的刺入鲜卑人的军阵之中,兵刃声、马嘶声与喊杀声惊起了方圆数里之地的鸟雀。
手中长槊划过一名鲜卑骑兵的脖颈,瞬间飙起赤红色的血线来。姜维双腿控马,左手用力将马槊收回,复又借着马速攮在了另一鲜卑骑兵的胸腹上,锋利的刃尖刺破皮甲,轻易破开肚肠,夹在骨骼的缝隙中,随这名鲜卑骑兵跌下马来。
姜维、曹爽皆爱用槊,而大多数魏军骑兵,所用的都是一丈长短的木柄铁矛。
姜维弃了马槊之后,又从马侧摸过一柄备着的短矛。
一把马刀伴着其主人吼出的鲜卑话,猛地朝着姜维的右肩砍来。姜维挥着矛杆将其荡开,又将矛尖抹过这个中年鲜卑骑兵的脖子。刚一收回,又猛地将短矛掷出,插在了不远处一人的脸上,这才又从马鞍侧的刀鞘中拔出环首刀来。
姜维奋勇作战之时,而另一侧的曹爽反而更持重些,身居阵势正中,在部下的包裹之下并不亲自接敌,而是直直朝着轲比能旗帜的方向冲去。
骑兵作战就是这般,作战的速度只会如同马速一般快,万万不会如同步兵一般拥挤在战线之上焦灼。更勇猛、更训练有素的一方,只会更快的获得全面优势。
当姜维、曹爽与对面的轲比能分别决定对冲之时,这种结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